(设计:丁简)

玉兰印记

文/紫陌红尘

不大的校园里,有两棵白玉兰矗立在西墙角。虽是春寒料峭,它们却早已花满枝头。没有蝴蝶、蜜蜂的飞舞,没有绿叶的陪伴,仍那么大气、那么安静,渲染着一份宠辱不惊的雅致。

在这半墙花影中,一个瘦小的身影坐在花坛一角,低着头正专注地看一张照片。我好奇地靠过去,孩子拿着照片的手颤抖着,肩膀随着抽泣在风中一起一伏。我的心一紧,蹲下身子轻轻地揽住孩子瘦弱的身子。

“我可以看看你的照片吗?”

孩子羞涩地将照片递给我。照片上的女人,打扮时尚,满身挂满了黄金珠宝,显得富贵极了。可我怀中的这个孩子,单薄的身子裹着旧棉服,老式的棉鞋可以窥见几根脚趾头。满脸的泪痕连同黄色花蕊在风中颤抖。

“孩子,这是......?”

“妈妈。”看着我满脸的疑惑,孩子继续说道:“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去了新妈妈那里,奶奶前几天去世了,爸爸也没有回来。我......我好怕......”

我拾起几朵玉兰花,连同照片,塞进孩子的手里。“孩子,别怕,有老师,还有这玉兰花,我们陪你!”

......

一阵风拂过,几朵如雪的玉兰花飘落在我的脚下。兜里响起了熟悉的电话铃声,“老师,玉兰花开了吧?我想您了!买了些绿茶寄给了你,嗓子不好,多喝点茶。我要去图书室,准备考研的资料。”

我的眼睛湿润了。花坛里的几株小白玉兰们在风中摇曳着身子,咬紧牙关,在盛开的两株玉兰树旁努力地生长着。

(责任编辑:刘月新字)

作者、主播简介

紫陌红尘,本名苟玉清,四川南充人。一名语文老师,喜欢诗歌和散文,作品常在一些原创文学网站和报刊发表。

主播简介:万军,本名程万军,90后,在场主播。安徽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原桐城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后担任桐城市第一部文化纪录片制片《恋恋桐谣》拍摄,并完成解说词的写稿与配音。现在北京工作。

在场微散文第七期主题

北朝文学家与文论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中载有一事:辛毗轻文学,某日嘲笑中书侍郎刘逖说:“君辈辞藻,譬若荣华(花),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十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逖应道:“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辛毗只好说,“可矣。”

寒木,即松柏,喻治国理家的栋梁之材;春华,指文章文学。颜之推虽然不满于齐梁时代盛行的浮靡虚饰文风,但在尚理的前提下,并不轻视词华,认为文章应文质兼备,不可偏废。

在场微散文第七期(年12月)主题:寒木春华

不只是文章,社会人生,何处没有寒木之气,春华之美;忌论说,文学需要的是用形象说话。

寒木春华,用你的妙笔,为这个冬添花。

在场微散文12月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12月25日。在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t/111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