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国防时空》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邓曦光、王栋栋、王国全)年的日历,即将翻完最后几页。这一年,中国军人的身影,活跃在祖国的座座军营和边关哨卡,演训场和抢险救灾现场,以及异国维和与护航一线…… 年,中国没有发生战争,但中国军人有牺牲。这一年,媒体公开报道了30多名官兵为矢志强军打赢、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了宝贵生命。 为了强军打赢,他们的生命定格在训练场 今年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把实战化标准贯穿军事训练的全过程,全面提升训练强度和难度。训练场就是战场,是战场就有牺牲。 张超 升降表往前走,你就感觉不自觉地往上推,再参照地平仪,特点不是很明显,起落航线的话,就按照教员带头做,每个点创造好条件,为一步打好基础。 这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生前留下为数不多的一段宝贵录音,我们不难听出,他矢志强军报国、倾力精武强能的朴素情怀。 今年4月27日,张超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发电传故障,在生死4.4秒内,他的第一反应是挽救战机,而不是跳伞,最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央广军事记者陈欣在采访张超事迹时,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4点4秒的时间,是先保自己还是先保战机?如果他先不顾战机,自己跳出来,也许就能活下来,他现在这样做了牺牲了,值不值?在那种情况下,先保人嘛!每一个飞行员,我都问了这个问题,听完了他们的描述以后,我心中的这个问号已经换了一个方向。 短短几天的采访,记者陈欣心中的问号慢慢拉直了,在他看来,生死瞬间,张超先保战机后跳伞,是英雄的本能反应,是飞行员的职业操守,更是中国军人的血性担当。 难道,轻言放弃会是一个军人的品德?难道,唯求自保又是军人的选项?张超用他的行动,来回答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正确的抉择,如果一个军人内心里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战机怎么样,他无所谓的话,这样的一个军人他能上战场吗?他能到战场上去面对生死吗?张超用他的生命,给我们画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今年11月,中央军委追授张超同志“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 年,在飞行训练中,为国捐躯的还有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余旭。11月12日,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发布消息称,空军女飞行员余旭同志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我们失去了一名好战友。 余旭 单飞下来很顺利、很成功,感觉真的为自己很高兴,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 这段珍贵录音,是余旭3年多前成功完成单飞训练后不久,央广军事记者徐晓羽采访时录下的。徐晓羽: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很乐观很阳光的姑娘。她告诉我,经常要训练到深夜12点,而且是完全自觉的,她觉得她不练好,她可能就睡不了觉,可能有的苦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觉得,回过头来看确实也挺苦的。 这次采访,徐晓羽与余旭互留了手机号,后来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