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家高校求知行”活动。4月初,年度“企业家高校求知行”活动在浙江大学举办,全县45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评选县第二批拔尖人才。本届拔尖人才选拔,在各部门初审推荐的基础上,共有54人申报。4月底,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审查汇总、专业打分、综合评分、汇总得分和综合评议的方式产生初步人选,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了20名县第二批拔尖人才。图为评审现场。 组织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4月底,本次会议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分管负责人,各镇(园、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县第二批拔尖人才和年度“百师”代表,年度“千技”人员所在企业,县人才协会全体会员。 成立市首个县级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4月份,经过周密安排,庐江县人才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标志着全市首个县级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群众组织正式成立。协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6名,会员50名。 挂牌成立安徽大学庐江博士工作站。4月底,安徽大学博士生团庐江工作站举行隆重挂牌成立仪式。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服生、校团委副书记郑伟、安大博士生团团长葛业君、安徽大学博士生团庐江工作站全体成员应邀参加,庐江县委副书记姚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徐生彬出席了揭牌仪式。 出台人才工作新政策。5月份,先后出台了《庐江县青年干部“1+2”培育工程(-年)》(庐办发〔〕23号)、《关于开展“庐江英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庐办发〔〕24号)、《庐江“名师、名医、名家”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庐人才字〔〕2号)和《庐江县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庐人社秘〔〕97号)等4个政策性文件。 编印《庐江县人才工作文件汇编》。6月份,为更好地落实人才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认真统稿、校核,人才工作政策汇编如期印发。 组织“百名专家进基层”活动。7月初,通过“面对面”解决技术难题、“一对一”结对服务、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组织开展了“百名专家进基层”活动。图为农业专家孙俊铭进行技术指导。 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7月底,组织召开近年来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座谈会,与会人才畅谈了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和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提出意见建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徐生彬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举办组工干部和人才管理干部培训班。为提高组工干部和人才管理干部素质及能力,8月底,举办了组工干部和人才管理干部培训班,各镇(园区)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组织干事,人才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以及县委组织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强化人才工作创新载体建设。8月份,通过审阅材料、现场考察、集中评议等形式,对安风风机周晓红特种风机装配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了认定。8-9月份,经组织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成功组建合肥国轩电池、新中远化工等2家县级创新团队。成功申报产生市领军人才(百人计划)1人,市“庐州创新团队”2家。图为评审现场。 推进庐江“名师、名医、名家”培养工程。按照《庐江“名师、名医、名家”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庐人才字〔〕2号)文件要求,各单位相继印发了《名师、名医、名家评选实施方案》。10月-11月,经部门初评、人才办审核、省市专家组复审的方式,产生5名“庐江名师”和4名“庐江名医”初步人选。12月初,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评议的方式产生2名“庐江名家”初步人选。图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现场。 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年度纸质媒体宣传(信息)稿件发表信息:省组工信息1篇,市组工简报1篇;报纸:《江淮晨报》1篇,《合肥日报》1篇。网络媒体人才稿件发表人民网5篇,安徽先锋网3篇,合肥先锋网5篇。7月份,市部采用了我县2名优秀人才风采新闻稿。8月底,安徽新闻联播宣传我县人才工作。(责编:徐宝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t/133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