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文/刘修全 年,哥哥考上了高中,学校离家有十来里路,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为了方便他上学,父亲咬咬牙,买了一辆自行车,这也是我们家的第一辆自行车。 那时,我们家还买不起新的自行车,父亲靠着自己的面子,花了十五块钱,从一个熟人那里买了一辆又破又旧的自行车。虽然这辆自行车是旧的,但它是“永久”牌的,质量好,耐用。 当父亲把自行车推回家时,我们一家人都围了上来。这辆自行车真是破到劲了:带瓦、链瓦全无,没有铃铛和车刹,座子上光秃秃的,钢圈和架子锈迹斑斑,就像柴火棍一样。即便如此,我们看了依然喜欢,毕竟家里添了一个物件。那时候,家里有自行车的稀少。 父亲跟哥哥说,等明儿到街上买点油漆把架子和车把、钢圈漆一下就好看了,没有车刹,别骑太快,刹车的时候把脚别在前架与车轮之间。 后来,父亲买来了油漆,我们一起下手,给自行车“美容”,我还模仿“永久”牌自行车上的标志,用白漆写了“永久”两个字。 哥哥每天放学回来,就推着自行车到道场上学车,我在后面把他扶着,道场宽阔,哥哥身体灵巧,三四天就学会了。 那时候,农村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自行车在路上行驶,颠簸得厉害,好在这辆自行车凡是能够发出响声的东西都没有了,就像一头闷不做声的老牛。 哥哥第一天骑着自行车上学的时候,神采飞扬。他把书包夹在后座上,高高的昂着头,满面笑容,向学校骑去。父亲老远看着,心里十分高兴。 我和哥哥上学同道,我离学校比他近些。有时,哥哥带着我走一截,看着自行车不堪重负的样子,我就不再坐他的“顺风车”了,因为万一把自行车压坏了,连修理的价值都没有了,哥哥也会心痛的。 记得后来有一个同村的学生家也买了一辆旧自行车,他和哥哥在同一个学校,俩人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去学校,一起回家。路上,他们高兴了就“飙车”,看谁的技术好,跑得快,那种你追我赶的样子,特别潇洒,我们看了都十分羡慕。 这辆自行车在我们家用了五六年,哥哥高中毕业后,还骑了好长一段时间。虽然车况更差了,但骑得顺手了,也有感情了,舍不得丢掉,这就叫“敝帚自珍”吧。 我们家里后来经济条件好转了,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哥哥的那辆自行车就成了“教练车”,我就是用它学会骑车的。家里的新自行车以父亲出诊用为主,我们外出办事,需要体面的时候,也会用一下,但大多数都是用那辆旧的。 我参加工作两年后,才在一个亲戚的支持下,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永久”牌加重自行车,我从邮政局那里要了一个邮件包,系在车架上,看着十分漂亮。这辆自行车我骑了十好几年,一直没有换过。之后,我把自行车送了人,再也没有骑过。 现在,摩托车和电瓶车普及了,农村人骑自行车的少了,有的还坐上了小轿车。城里人小轿车的普及率更高,骑自行车的大都是锻炼身体的人群,自行车的样式也有了很大变化。 回想过去,每一件物品都会成为我们的记忆元素,因为这些物品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承载着昔日的情感。 记忆中的老物件,虽然早已不在,但依然会激起回首往事的涟漪,让我们陷入无尽的回忆和感叹…… —END—作者简介: 刘修全,年出生于安徽阜阳。年从阜阳农业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颍上县委宣传部从事过10年新闻报道,以后在颍上县委办公室和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事秘书工作。担任过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擅长撰写新闻报道、散文及行政公文,曾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健康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安徽日报》等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和文章多篇。 编辑: 新乡土文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散文,图源网络,侵删) 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t/165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