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9月12至1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由安徽广播电视台与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联合制作的6集4K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获得“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系列片大奖。同时,本片还入选“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国际节目优选会。优选会评审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五洲传播中心、Discovery亚太电视网、FOX福斯国际电视网和TVF国际发行公司等国际主流媒体组成。《中国文房四宝》、《大黄山》等17部作品进入海外播出平台,将在海外播出或发行。安徽广播电视台与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制作的《千年包公》与其他49部作品,入围本次纪录片人文类节目。为了获取与国内外投资、制作、播出机构的合作机会,在“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带去三个新片项目进行现场发布。分别是叶海鹰导演的《天下徽商》、张成军导演的《黄山短尾猴》、祝萍导演的《隐秘战士》。发布会现场,部分发行制作机构,对这三个项目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的提案大会,共有六个获奖提案,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由吴卓任总导演的《消逝的皇城》,获得“最具国际销售潜力提案奖”。由中外导演组成的提案大会评委会,对《消逝的皇城》发表了肯定的意见。在本次大会的“国际制作人论坛”上,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禹成明作了主旨发言。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袁卫东、《中国文房四宝》总导演吴斯作了主题演讲。近年来,安徽广播电视台比较注重纪录片人才的培养和精品纪录片的打造。纪录片《淮军》、《成本华——一个被遗忘的抗日女兵》、《大黄山》、《淮河六章》、《难以抵达的终点——二战女兵刘桂英的故事》、《千年包公》、《中国文房四宝》等连续获得“金熊猫”、“金鹰奖”、“中国广播影视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已经在业内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目前,安徽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开始逐渐进行市场化探索和尝试。从《千年包公》、《中国文房四宝》和《天下徽商》开始,就进行了代制片、多方联合制作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市场的经验。下一步,将把人才队伍和创作机制,更进一步推向市场,进行试水。安徽广播电视台主办第一娱乐周刊时尚生活先锋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t/19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