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炫技”跳出“圈子”

日前在京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专家、评论家对音乐创作中的一些现象提出恳切批评,对交响乐创作表现出殷殷期待之情――

优秀音乐对人的陶冶、鼓舞作用不言而喻,而交响乐作为音乐创作的“重工业”,是创作的高点,其作用不可替换;人们期待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并为大众爱好的优秀交响乐作品更多地出现,而目前创作中的一些偏向须引发注意。日前在京召开的关于交响乐创作的一次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由中宣部文艺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组织的这次会议,旨在总结交换当前我国交响乐创作经验,探讨如何有效推动民族交响乐创作、生产。情势与内容 圈子与大众“民族交响乐创作,新时期取得了成绩,但与文艺事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相比还不适应,有的作品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偏向,如过分寻求技能与情势,只在圈子里流行。”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志今开场一席话,引发与会者共鸣。以创作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为大家熟习的编剧王朝柱说,希望音乐学院能对“学院派”存在的一些偏向引发重视,并对音乐的民族性问题赐与关注;可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但不应离开中国土壤、中国人民,要多创作代表时期、体现民族精神的“主潮流文艺”。评论家、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民族文化问题愈来愈受关注,而音乐的民族化任务更显得迫切。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为文艺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中国艺术研白癜风能不能治好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崔宪,用“炫技的多,有灵魂的少”,形容了只重情势而忽视精神与内容的创作现象。他认为,现在能“写好乐队特别是民族交响乐队”的作曲家非常少,有的创作者缺少一种精神,有的名作曲家连总谱也不写了,把事情都交给学生,使质量没有保证,而在音乐教育中,也存在基础课被忽视的问题。“现代派”是会上较集中的话题。谈到如何立足中国特色发展交响乐,作曲家、原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秦咏诚说,如今好像现代派很吃香,对从事音乐教育和创作的人来讲,仿佛不涉足一下“现代”就落伍了,就会被人看不起。而其中一些内容,不要说学生,连教师都讲不明白。他认为,有的创作,确有“3脱离”现象,不斟酌大众的需要和接受,不以人为本,乃至“越古怪越被认为现代”。他更现身说法――最近作为评委听了很多作品,有的听起来让人“确切很遭罪”。他认为,这样的作品在大众中不可能有市场。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汪毓和说,音乐创作问题,反应了音乐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过,他感觉近期在民族性方面有所回归,创作上已有一些尝试。作曲家关峡也谈到了“现代派”。他说,怎样怪怎样没调性就怎样好的创作,国内曾很热,而在国外早就存在,乃至连著名音乐机构也有这样的苦恼,但“现代派”似已走入死胡同。他说,应探讨怎样建立起中国主流音乐概念,同时探索性的音乐可以在某个圈子里流行,比如在音乐学院的圈子里――受潮流影响,弄一些“现代派”是正常的。现在有调性的音乐正在恢复中,他也作出了这样的判断。音乐评论存在问题谈到音乐现象,艺术批评的话题自然引出,而且与会者几近都认为要加强音乐评论。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左青说,要加强相干文艺评论,要让中青年音乐家关注民族音乐传统和时代精神,由于只有把创作植根于民族沃土才能根深叶茂,同时也要以包容的态度扶持中青年。目前的“评论”,也被一些与会者侧重评论了一番。崔宪认为,现在音乐评论也存在问题,如谈不到点子上,不能让作曲家佩服等。作为中国音协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同时身为作曲家的徐沛东认为,音乐批评现在是薄弱的,特别是对高雅艺术的批评。对所谓“为下个世纪写作”一类说法,他说不过是一种自嘲自讽,而那些上台用屁股“弹”钢琴,用石头“弹”钢琴的行动,不是负的做法。他认为引导、调动作曲家投入到时期和生活中去非常必要治疗白癜风方法。重要的是作品,而非谁指挥谁演奏“最重要的是作品,而非谁指挥、哪一个团演奏。”身为中国交响乐团团长的关峡,从交响乐创作和市场演出实践动身,强调了创作的重要性。他说,交响乐团大量演奏西方作品不太好,没有多少观众,所以应当从曲目上有所改变。交响乐在中国80年了,产生了一些好作品,包括当代一些新作,其中有的在演出中反响很好,票房也不错。以乐团角度看,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演出,曲目变化都很重要。许多作曲家希望能在交响乐创作上有所建树,但缺少创作、生产的良性体制。他说,乐团缺钱搞委约创作,通常一部作品只有几万元钱报酬,而创作是要花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的。他还希望对80年来我国的交响乐创作进行系统整理,不然再过些年许多作品就找不到总谱了。对其中的优秀作品,应多演出、推行。他说,抓好交响乐创作,可以带动其他方面,而不重视交响乐创作,很难产生好的歌剧、舞剧。在很多人叹息交响乐创作得不到应有重视的时候,广州对交响乐事业的支持,和打造音乐之城的努力,让与会者称羡不已。特约预会的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华介绍,广州正在加大对交响乐创作的支持力度,他们已和省文化厅进行了沟通,将以重大题材为背景,委约创作有岭南特点的交响乐作品,三元里抗英、广州起义、黄埔军魂、潮涌珠江等主题,已在斟酌以内。另外,歌剧院、音乐厅等一批文化设施已开工或行将开工。预会的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近期创作了两部交响乐作品并举行了音乐会,这也得到了广州方面的支持。预会的一些同志热忱肯定了他的作品,对他坚持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创作态度表示佩服。这位“还差两个月就七十岁”的老作曲家,动情地谈了创作体会与寻求:曾以极不平静的心情,认真浏览了聂耳、冼星海的相干资料――聂耳去世时年仅23岁,创作期只有4年,高峰期只一年,星海病逝时也才40来岁,但他们都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一定要时时鞭策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继承民族交响乐的优秀传统,创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让人喜欢听并听得懂的交响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t/7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