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日下午,在陕西省评估验收凤县、凤翔县、陈仓区三县区“双高双普”工作暨督导考核县区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总结会上,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马万清不无感慨地说:宝鸡教育已经为全省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标杆。 就在当天下午,凤县、凤翔县、陈仓区三个县区,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区)”称号。至此,宝鸡市12县区继全部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之后,再次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双普”县全覆盖,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地市。 昔日筚路蓝缕,今朝厚积薄发。由“德育行动”“普优行动”“教育创强”三驾马车合力牵引的宝鸡教育,正在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一批批慕名而至的教育考察团潮涌般走进宝鸡,在这片孕育了无数教育智慧的沃土上探索、寻觅,带着困惑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12月,原本已经到了宝鸡教育学院盘点总结全年工作的时候了,可院长张昭依然忙得不亦乐乎,刚刚送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教育考察团,又迎来了内蒙古乌兰察布教育考察团,而且是从市到县、到乡镇;从高中到初中、到小学,不同层次、不同学段,一茬又一茬,一批又一批。此前,教育学院已经应邀为辽宁沈阳、安徽蚌埠、宁夏吴忠、内蒙古包头等地的教育考察团举办了7期专场培训班,并按照省教育厅的安排,连续举办了3期校长德育培训班,就连教育中心职工食堂的大师傅们,都在餐厅流动变换的南腔北调中,学会了烹制“南北大菜”。 实际上,宝鸡市教育中心一夜间变得热闹起来一点儿都不奇怪。在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入选代表,宝鸡获得了“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的殊荣。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代表,宝鸡面向全国教育界推广宝鸡教师校长团队式双向交流的经验和做法。年2月,宝鸡市教育局捧回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奖牌。 宝鸡正在成为教育人眼中的焦点。 …… 一个小故事便是明证:年11月28日至29日,“西北地区首届中小学课堂博览会”在宝鸡召开。原本,课博会的参加者仅限西北五省的中小学校长、教师。但当课博会花落宝鸡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来自广东、江苏、四川等15个省份的教育同行纷纷慕名而至。这不,在组委会严格控制人数的情况下,与会代表依旧突破了人大关。 我们不妨再听一听宝鸡教育亲历者的说法:“到了宝鸡,除了看山看水看文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看看宝鸡教育。”宝鸡教育学院院长张昭说,这是不少教育考察团来宝的共识。 张昭还在接待教育考察团的过程中发现,如今不仅省内外的普通教育人纷纷慕名来宝取经,就连韩立福、朱永新、黄全愈、魏书生、蒋国华等教育界的大腕也因为宝鸡教育的影响力纷纷来宝讲学、参观、做研究。“宝鸡教育影响力越来越大,让宝鸡的学校变成了‘香饽饽’”,宝鸡实验小学校长李晓萍说,慕名而来的考察团一个接一个,有时为了科学、合理安排参观团,还得绞尽脑汁。“变成‘香饽饽’的还有咱一线的校长、教师。”我市高新一小副校长王润岳说,四处游学、讲学以往都是专家学者的专属。如今,因为宝鸡教育名气越来越大,宝鸡一线的校长、教师也成了被邀请讲学的对象。据了解,从今年9月至今,应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邀请,仅宝鸡市教研室就已经连续组织了三批超过四十人的教研团队,赴磴口县交流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内容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所有学段。 原因一打好孩子的生命底色 “在全县中考评比中,一所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实现了四连冠,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内蒙古磴口县教育局局长由衷地夸赞道。 “教了一辈子书,我从来没有见过学生这么拼命读书的……”来自我省西安市的一位老校长感慨万千。 这些教育人所说的学校是我市眉县偏远的一所农村初中——青化中学。 “市教育局启动的‘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给学校师生注入了精气神,注入了魂,让我们实现了‘逆袭’!”校长张鹏程道出了青化中学受省内外专家称赞的缘由。 这背后的故事还得从青化中学的过去说起:中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列倒数第一,学校打架斗殴成风;曾经名学生的大规模学校,生源流失得仅剩下二三百人。如何让这样一所学校“逆袭”呢?张鹏程在德育行动的六大载体之一仪式育德上,找到了切入点。 家长会,走红毯,真稀奇!张鹏程开家长会的时候,一改过去发奖状的做法,让学业优秀、进步明显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像明星一样,走红地毯。 家长走红毯虽然只是一个小变化,但效果却颇佳——打架斗殴现象彻底消失,所有人的眼睛都瞅着学习。走过红地毯的家长和教师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业,而没有走过红地毯的家长和教师则想办法督促孩子努力学习。 书香养德、行动立德……年启动的德育行动六大平台,以“细、小、实、亲”为原则,通过扎扎实实的活动,屡见奇效,助力宝鸡教育实现了一次次“逆袭”。 原因二普及优质的教育资源 普优行动全名即优质教育资源普及行动。顾名思义,普优行动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我们的普优行动不是把农村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也不是把优质资源原原本本地搬到薄弱学校,而是通过普及优质教育文化形式,授人以渔。”张昭如是说。 不信,我们以校长教师双向交流为例,看一看普优行动是如何授人以渔的。 我市地处关中平原,区域内山川塬皆有,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均衡。而以往零散的“撒胡椒面”式的帮扶,效果又不佳。为此,自年起,我市在全市实行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模式,即城区骨干校长教师组成团队,前往薄弱学校支教;薄弱学校教师前往城区深入学习。在双向交流过程中,通过连片教研、共享优质师资力量等,城区学校的办学水平不降反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也迎头赶了上来,大大提升了宝鸡教育的综合实力。我市高考每万人口二本上线率连年稳居全省第一就是明证。 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让全市学前教育实现华丽转身;职业教育改革,让宝鸡职业教育在全省中职技能大赛中连续5年摘金夺银;建成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让聋哑孩子有了专属学校……普优行动以校长教师交流、师训创新等六个子工程为抓手,不仅让城乡,也让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硬件建设到内涵发展、从机会均等到优质均衡的新跨越。 原因三推进教育的升级换代 “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有砖不过千,有门没法关,有窗垒着砖,有顶露着天……”这些当年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曾经是我市乃至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的真实写照。 如今,人性化设计的教学楼、门类齐全的特色活动室、舒适的课桌椅……我市中小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宝鸡教育不仅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一块金字招牌——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面对称赞与奖牌,我市教育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而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整合国家、省、市教育综合创建项目,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必选项”,以省“双高双普”(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县为“前置项”,以省教育强县、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为“升级项”,实施“教育创强”工程。 “年9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年12月,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双普’全覆盖。在这些创建过程中,宝鸡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教育创强过程也是我市教育升级换代的过程。”张昭如是说。 “教育创强在我市各县区教育人中,形成了一个追赶超越、唯恐落后的良好氛围,也让每一个教育人有了奔头。”我市教研室副主任田培中如是说。 正是这一套首尾相接、珠联璧合的“组合拳”,让宝鸡教育一枝独秀,成为这座文化名城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t/84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