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股改新路破集体经济空壳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要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安徽现在正在全省推进这项涉及面广、程序复杂的改革,很多地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把村民们共同的“家底”摸清楚?股权量化盘活又会给广大农村、农民带来哪些变化?一起来看记者的调研。 旌德县路西村村民现在有点忙,几位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大客商,准备到村里投资旅游、养老等新产业。深山里的这个小山村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把外面的资金、人员都吸引到这里来呢? 南京康富源有限公司经理马豪良水包括空气都非常好。(希望通过)专业团队用专业的合作模式,给村里这些人带来更大的收益。 山还是这些山,水还是这些水,为什么现在能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已经在村两委工作了24年的黄小本道出了秘密,他说这些都归功于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过去,村里也尝试过和外来的企业联手发展产业,可村集体到底有多少“家底子”,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更别说盘活,于是大家都只能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在旌德县,像路西村这样的所谓集体经济“空壳村”一共有68个,如何破这个局?县里决心就从“盘活”集体资产做起。 宣城市旌德县农委主任钱高潮从全县选了3个试点村,专门成立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从体制机制这个角度来破解难题,边改革边探索。 很快,作为全县试点的路西村,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成立了“清产核资小组”,把村集体房屋、茶园、林地等全部登记在册,市场评估计算出万元的集体资产,然后根据村民意见,按照现有的户籍人口数设置人口股,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位村民手中。 宣城市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党总支书记黄小本多元一个人,股东代表大会逐项逐项地举手表决通过,反反复复持续了大概半个月。 重新界定、分配集体产权让村民们有了盼头,但真正的难题还在于,怎样把集体资产这块蛋糕做大。村两委于是想到了成立公司,但是按照公司法,股东只能在50人以内,而路西村集体经济股东有多人,这一下子又让他们犯了难。 宣城市旌德县委政研室主任毕剑勇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严格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不抢跑、不越位。确权到户,然后再成立主体,整个的一套流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县里的“把脉问诊”下,最终,由县财政提供3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帮助路西村首先以量化到户的股权出资成立了两个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作为股东,共同发起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率先在全省成功破解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接轨的难题。现在,村里通过公司入股等方式,已经陆续和外地的投资商签订了投资额超过3亿元的几个合作项目,村民陈和福加盟村办企业后,就把自己家改造成了乡村客栈。 宣城市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村民陈和福在旅游公司的带领下,我们边搞边学,生意越做越好,收入也有五六万块钱一年。 为了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闯出新路,不久前,省里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全省选择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继承、有偿退出等权能。位于马鞍山示范园区的太仓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多名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逐渐在“缩小”,村民们有些坐不住了。 马鞍山市示范园区太仓村村民汤万寿都担心土地失掉,生活来源、经济来源没有着落。 在省农委的指导下,村里通过“股改”给村民颁发了股权证,成立了农村股份合作社,再以合作社为平台,组建了园林绿化、劳务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净收入每年超过万元,实现了家家有钱赚,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村民汤万寿现在成了村里一家企业的会计,去年工资加分红,他的年收入有3万多块钱。 马鞍山市示范园区太仓村党委书记王秀凤个劳动力全部安排就业,在企业打工。万集体资金,这几年通过发展和壮大达到多万,村民直接分红4年达到了万。 截至目前,安徽已有个村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完成改革试点的有98个村,量化集体资产10亿多元,有超过13万名村民变成了股东。 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李柏霖通过界定成员、折股量化,集体资产的产权更加明晰。从而对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拓宽农民的增收路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山东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y/11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