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作为中国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他为革命奋斗一生,为改革鞠躬尽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科技进步的新时代,如今,他虽已离我们而去,可是他留下的革命精神将永世长存。 张劲夫,原名张世德,安徽肥东人,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革命,曾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国务院、国家部委和地方多个领导岗位任职,他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创校元老之一,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的同时,更是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不幸中的幸运者 年1月风暴,张劲夫被打成“反党集团”,先后被夺权抄家,人也被关进了“牛棚”。先是让张劲夫在力学所工厂劳动,有红卫兵监督。 然后,又把他弄到地球物理所,再到北郊地理所。地理所有个造反派,是个复员军人,曾对他拳打脚踢。 在那段时间里,他动不动就被拉出去批斗,每个单位的造反派都不甘落后,科学院在京有几十个单位,轮流批斗了好几年,他自己也记不清有被批斗了多少次。 造反派说他是刘少奇的人,审问他从刘那儿领了什么黑指示,又是怎么样在科学院贩卖的,还要他交代同党的名单。 他从不上推下卸,说是他自己理解有错误由他自己负责。他和他的老师陶行知一样:“朋友我不卖”。 由于张劲夫在科学院多年来的工作成就突出,又具有的特殊人格魅力,因而深得人心,想在科学院的广大职工的心中抹掉张劲夫的良好形象是不可能的。 张劲夫患肩周炎,医院理疗,监督他的红卫兵中就有人给予他尽可能的保护,不让其他造反派随便拉出去批斗他。大夫对张劲夫也很好,把他的肩周炎治好了。 开批斗会时,经常有一批人保护他。工人们怕张劲夫不安全,有时有好多人跑到他的前边去,组成一个保护圈,以免退场时被其他造反派抢走接着斗。 就在张劲夫住地理所“牛棚”最难过的时候,在进驻科学院的工宣队中,有一位老工人是从上海调到北京的,因为张劲夫在上海做过地下工作,这位工人师傅对他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他对造反派讲,你们说他这个那个的,你要有证据呀!没有证据不行,我们工人可是实事求是的。并说“我看张劲夫将来还要工作,你们要把他的身体搞坏了,将来要负责的!” 当时造反派只给张劲夫每月12元的伙食费,每顿饭只准吃5分钱的菜。食堂的炊事员经常偷偷往他碗底下多加一个菜,吃炸酱面时,就混着打两份给他。 过了那一阵子,张劲夫被转移到了通县的科学院印刷厂劳动。通县印刷厂的老工人主要也是上海调到北京的,他们对张劲夫更为了解,也有更多的关照。 在厂里,人们教会了他打太极拳,每个星期让他休息一天,还允许他看书学习。工人排版遇到拿不准的字,就向他请教,他也有求必应,和大家相处得蛮不错。乐观豁达的张劲夫,认为自己在十年动乱中,能得到这么多群众的保护,与其他人比较,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者了。 以德报怨力保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劲夫历任浙江省委常委兼省政府财经委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副主任,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有资料记载,在张劲夫主管科学院期间,当时民盟中央曾有一个“科学规划问题”小组,包括华罗庚、童第周、钱伟长等5人,他们曾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 上述文章称,意见书中曾有一句“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这显然指向科学院,被认为是针对张劲夫等中共派来的领导,不过,张劲夫却没有借此发难。 他还曾亲自向毛泽东建议:科学家是国宝,在反右运动中应给科学院以特殊的政策。张劲夫这个建议在当时直接保护了童第周这批人,可谓是以德报怨了。 出任财政部长扫清中美贸易障碍 年1月,中央任命他为财政部部长,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解决了中美建交后历史上遗留的债务纠纷,扫清了两国开展贸易的最大障碍。 为了突破中美贸易这道难关,年,张劲夫主动邀请美国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率团来华商谈。因为美国仍然坚持原来的条件不变,北京会谈没有成功。 之后,张劲夫应美国财政部长的邀请,率团飞抵美国继续会谈。专家小组连续谈判三天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张劲夫为了打破谈判僵局,他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由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分三年共支付万美元,了结美方全部资产要求。 对于中方的资产,则由美国政府正式宣布解除冻结中国的银行存款,由中方向各家银行具体核对帐目,收回存款。 当中美专家小组再次谈判时,美方接受了中方提出的方案。这时离中国代表团回国的日期还有一天的时间,双方专家小组连夜进行中英文各条文的磋商与推敲,确定了最终文本。 在张劲夫临上飞机之前,两国财政部长才在机场草签了《中美两国关于解决资产问题的协定》,至此,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得以解决。 在这场不动声色的较量中,充分显示了张劲夫机智灵活与多谋善断。经过中国银行两年的积极努力,我国不但收回了本金,还收回了部分利息,共计一亿多美元,即我方分文未出,还净得多万美元。 这次谈判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使中美贸易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廉洁奉公造福家乡 年底,中央决定调张劲夫回故里任职,担任安徽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张劲夫很高兴接受这一任务,因为安徽是他的故乡,抗战八年又战斗在安徽,他对家乡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也很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以报答家乡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张劲夫回到故里,他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儿子,不是做官,而是公仆,要伏下身子为人民服务。他每遇到熟人来,总是在家里加几个菜,自己掏腰包。安徽虽有些土特产,他从未拿公家和群众的东西向人送过礼。 下去调查研究也是轻车简从,他和秘书、警卫、调研人员坐一个车,没有警车开道。有时坐火车出行,他特意坐在硬席车厢,借此机会接近群众,了解民情。下到各地县时,一律不搞迎送,不搞宴请。 到群众家里看看谈谈,除有关人员相陪外,不搞层层陪同。他总说“咱们安徽是个穷省,不能穷庙富和尚。”他心里想得最多的是,自己如果做不好工作就对不起家乡人民。 他这样做,省委、地、县的其他同志也大致要照他的样子做。因此,在他任职安徽期间,全省除有少数进口的普通车外,县级干部都是坐老式北京吉普车。 年7月31日23时58分,张劲夫在北京因病去世,廉政爱民的他带着无愧于心的微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岁。 作为新中国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张劲夫真正地做到了执政为民,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这样一位人民好公仆,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y/12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