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来源:育才家园(ID:edu) 常言道,教书的是老师,而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只有家校配合开展教育,才能教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老师的职责是教会孩子知识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翻译过来就是,老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老师是一种角色,更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毕竟,只有具有够硬的学科基础和教学技巧,才能准确且有条理地开展教学。因此可见,老师的职责是教会孩子知识。①传授课本内容校园教育,首先应该是课本内容的教授。比起家长和课外辅导机构,老师更清楚各年级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不同科目适合的教学方式、各阶段教学进度的统筹安排。所以,学生要重视课内学习,紧跟课堂节奏,认真听讲。②教授思维方法学习概念知识的同时,学生还将在课堂中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一般地,老师会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更要留心听同学的回答和老师的点评。此外,学生要养成闭卷解题的好习惯,以便查缺补漏,做到举一反三。③锻炼探索能力除了教内容和方法,老师还注重锻炼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要知道,老师只是知识路上的引路人,学生自己才是求知的主人公。只有把学习视为主动要做的分内事,他们才能获得持续的进步,才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父母的责任是教会孩子做人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中毒的父母》一书这样描述家庭教育:“孩子像海绵一样,不加分辨地吸收来自父母的语言、非语言信息。”由此可见,父母不仅要生养孩子,更要肩负起育儿的重任。知识需要运用到特定领域,但行为举止却是时刻展现的。因此,父母的责任是教会孩子做人。①培养良好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有益于孩子一生。其中,刻苦勤奋、积极进取、坚持阅读等等,都是孩子应该注重并养成的优秀习惯。当然,在狠抓孩子习惯养成之前,父母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②端正三观品行辨别是非善恶,尊重并遵守规则,是家庭教育中的必修课。教育孩子时,父母一定要帮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修炼孩子的品行、塑造健全的人格。只有做好这一步,孩子日后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③磨练坚强意志父母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要一有困难就替孩子解决,这样只会教出有“玻璃心”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哭闹只会影响发挥,躲避注定一事无成。狠心让孩子吃苦,让孩子直面挫折并尝试去解决,这样才能逼他们练就坚强的意志。父母和老师是教育路上的“合伙人”看过这样一句话:“家长不要指望让老师唱黑脸、做坏人,而自己舒舒服服唱红脸,任由孩子开心快乐。你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老师面对几十上百个孩子,即使有想管的心也分身乏术!”话说得虽重,但却有着一定的道理。有的父母以忙工作、不专业为由,选择当“甩手掌柜”:在他们看来,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老师手上,就应该接回一个完美的“成品”。可家长们不要忘了,父母和老师是教育事业的“合伙人”,缺一不可。而在具体分工上,老师负责教书,而育人则必须得由父母来。只有家校配合好,才能发挥出教育孩子的最强合力。因此,老师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跟进孩子的情况,懂得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应多理解体量老师,主动关心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开展教育与工作。有人说,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信任老师和家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关系。只有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孩子的教育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效!版权说明:本文首发「育才家园」(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y/134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