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父母为了孩子,总是会无怨无悔地付出,好像父母天生欠孩子的一样。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所谓“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中国父母最好的写照。

在欧美,做父母的不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学。如果供得起,他们可以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大学里去;如果供不起,他们也不会感到内疚。欧美的父母认为,如果孩子真想上大学,他们自己会想办法的。对于聪明好学又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来说,借贷和奖学金的种类有很多。

一个人要对那一个人在特定时期负一定的责任

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欠哪个人的,只有那一个人要对那一个人在特定时期负一定的责任而已。

那么父母是不是什么也不欠孩子的呢?当然不是。因为父母确实欠孩子一些东西:

1

第—大关键能力---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2

第二大关键能力---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3

第三大关键能力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4

第四大关键能力---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5

第五大关键能力---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6

第六大关键能力---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7

第七大关键能力---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8

第八大关键能力---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父母们,你欠孩子的,并不是物质生活,而是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规矩的养成、是非观念的明确、人际交往的原则等精神方面的。

如果你能把这些能力教给孩子,他会受益一生,他也会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他的子女们。

好学校是一片绿色生态园。涵养丰厚的文化底蕴,营造青葱的人文情怀,坐拥得天独厚的江南生态。校园美丽如画,诗意盎然,处处彰显着“现代化”、“书院气”、“花园式”特色,身处其中,身心愉悦,宁静致远,是读书求学的理想殿堂。

招生信息

Admissioninformation

招生范围:面向全国招收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招生名额:近几年来,学校立足品牌打造,不求规模发展,在校生控制在名以下,预计每学年招收名新生,招满即停。

录取办法:小学、初中各年级学生,由家长领学生到校报名,笔试、面试,成绩合格,体能健康者即可录取。

高一新生:纳入全市招生计划,学生填报志愿,由市、县招生办统一录取。本市外的考生可凭中考分数条、准考证、户口本直接来校报名。

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政策:

1.学期末统考设一、二、三等奖学金;

2.学年荣获“年度人物”,可获得助学金元;

3.小学升初中,本校学生在期末统考前十名者,可获得元助学款;优秀自管会干部、优秀学习组长、课堂展示之星可获得元助学款。

求学热线

-(0)

校址:安徽铜陵金桥经济开发园区

交通方式:高速公路铜陵东下或28路公交车至安徽铜都双语学校

网址:







































安徽白癜风医院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y/23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