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泾县新闻网” 皖南泾县,茂林西南。丘陵逶迤,紫气氤氲。有一处曾万户在籍的大村落。因潘氏聚居而名为潘村。年11月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黄山北麓发源的古溪穿村而过,这是潘村百姓的母亲河。蜿蜒曲折,淙淙北去。灌溉田地,滋养人文。河堤厚实严整,岸树虬曲苍劲。古溪碧波荡漾,潘村风情盎然。 杏花春雨江南, 小桥流水人家。 潘 锡 恩 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 地灵人杰,人杰村名。想当年大清中叶,村里可是出了位大人物,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河帅”潘锡恩。从此潘村便荣膺“河帅故里”美名。他的府邸兼私家园林亦名曰“河帅第”,占地辽阔,人称“百亩园”。 雪园深处 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嘉庆《泾县志》总修洪亮吉应邀饮宴溪畔文昌阁,曾诗赞“古溪溪水何弯环,一阁正面齐云山。齐云山头云尺许,散落千家万家雨。雨丝迎客到茂林,云朵导我来幽寻。秋林百尺新声早,一阁三层出林杪。” 小桥流水,汩汩鳴琴。埠岸边,石拱下,晓风晨雾中,晚霞夕烟里,村姑嫂娘们谈笑风生,轻歌嬉语,与此起彼伏的浣槌声,清脆悠长的唤鹅声交织成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随波流动。好一幅古溪村女浣纱图! 潘村自古以来,先后建有古溪禅院水口庵,忠孝节义大宗祠,歌舞升平万年台,诗书传家文昌阁,藏经砖塔“八面佛”。想当年万户在籍,风调雨顺。“桑麻遍野,花柳盈堤”。“古溪风景似桃源,鸡犬桑麻寂不暄。” 田 趣 潘村有街,街有店铺,店有百货,铺有百工。但平日里并不多见熙熙攘攘,更多的是人情恬淡和田园风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鸟语花香。家语声声,炊烟袅袅,氲氤在山村竹园菜园间。鸡鸣犬吠,学童牧归,组迭出一副清秀淡雅的“皖南村居图”。 小桥流水人家,潘村诗情画意。伫桥而观,桥美而水清;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今存彩虹桥(两座)、街桥、新桥、文笔桥、金鸡桥、河帅桥、古溪桥、曹家堰石桥等九座古桥,加之当代“育才桥”,诸桥通衢,延续古溪文脉,弘扬潘村人气。 河帅桥 古溪桥文笔桥 潘村人许是地势孕育心态,许是水土滋养性情,偏居西南,中刚外柔。人才辈出而不显贵,耕读传家而不张扬。与一河之隔的茂林村相得益彰,情同手足。 年,安徽省泾县茂林中学诞生于河帅第。“河帅第花园”曲径通幽,花木扶疏;断桥睡莲,移步换景。假山玲珑剔透,池沼相映成趣。 “河帅第”花园 位于“河帅第”北首的三甲支祠,前后三进,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一字前门,花砖门墙。白石门坊,青石墙裙。拾阶而进,柱分木圆石方,础有青白束腰。卷棚吂板,栌斗斜撑。享堂寝楼,鱼池拱桥。天井厢房,圆门边屋。整个支祠雕梁画栋,美仑美奂。 日前,位于茂林中学的潘村三甲支祠里书声琅琅,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习读国学经典。图为本文作者翟大雷老师在教授学生《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篇目,让他们感受国学魅力,体味古人智慧。 潘锡恩逝世后,极尽哀荣。光绪三年,皇帝亲撰“御制碑文”,对他一生褒奖有加。此碑几经苦旅,至今幸存于三甲支祠。 河帅故里 千百年过去了。茂林古溪潘村,河道总督潘锡恩老家,“河帅”故里,依然是访古寻踪者慕名游览者的上好去处。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甲氧苄啶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y/70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