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他们奋不顾身走上抗日战场,保家卫国。如今,这些老兵们成了耄耋老人,然而他们及他们的历史,却被遗忘。 目前,健在的抗日老兵平均年龄已经超过90岁,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资料,关怀抗战老兵,已经万分紧迫,刻不容缓。 年11月,由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牵头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获得批准立项,年3月5日,项目正式开题,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数据库正式启动建立。此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抗战老战士口述历史调查组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会同全国各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联合执行。 从去年底开起,口述史拍摄团队在安徽、江苏、浙江、北京、山东等地开展抗战老兵口述项目,历时一年多时间,目前,已经为名抗战老兵做了口述史记录,龙越慈善基金会通过腾讯乐捐平台募集到的资金为此次项目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图为志愿者为抗战老兵录制口述中 点击“阅读原文”支持抗战老兵口述史项目,向老兵致敬! 1 抗战老兵:孙晋良 出生日期:年 籍贯:山东微山县 毕业学校:黄埔军校16期步课 部队番号:15军65师炮兵营 孙老14岁以“峄县神童”的称号考入兖州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受爱国青年教师孔德罡的影响 立下“能当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豪言壮志 淞沪抗战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前往南京支援抗战 在恩师医院担任担架兵 南京沦陷后在陆大教舍区内被日军绑走 在前往屠杀现场的途中因身材弱小 3次从日军的屠刀下侥幸逃脱 但亲眼所见日军屠城的残暴和罪行 后在国际中立区内受国际友人马吉的帮助下 于年4月得以成功逃离南京 后参加洛阳保卫战 在此次战役中孙老亲自指挥所属炮兵排 用突袭抵近的战法多次摧毁日军阵地 并击毁日军坦克一辆 在突围中率领百余位散兵反复冲刺 得以突破日军封锁线 九死一生! 老人家一生坎坷命运多舛 但老人家毫不后悔当年从军的选择 老人说:不后悔,一点不后悔! 2 抗战老兵:章守敬(字砚炉)出生日期:年 籍贯:江苏丹阳 毕业学校:黄埔军校17期部队番号: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部通讯兵第一团、九战区陆空通讯小组班长 章老15岁时随家人逃到湖南 未满18岁时报考黄埔军校17期遭拒绝 连求3天后被破格录取入通讯兵科 在校期间成绩优异 每分钟码以上的收发成绩经常排第一名 毕业后分至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部通讯兵第一团 后被派至江西敌后收集情报 经常是白天藏在老百姓的地窖里 晚上出来发报 年后任九战区陆空通讯小组班长 协同美军指挥14航空联队打击日军 章老说:发报机就是我的武器 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老人家对战时的各类通讯设备 及个系统的代码(集团军代码ZXC)记忆如新 谈及抗战的经历 章老说:军校出来就是要准备牺牲的! 3 抗战老兵:陈福森出生日期:年籍贯:湖北应山毕业院校:25军无线电教导队部队番号:40师师部电台准尉报务员 陈老儿时随父母流离到安徽泾县 年毕业后分配至40师师部电台准尉报务员 曾驻防遂川机场担任外围警戒任务 亲眼目睹日军飞机队遂川机场的狂轰滥炸 当日突然发现日军方面没有任何动静很是疑惑 3天后才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 老人清晰的记得使用的是国产15瓦电台 军部代码5K40师代码6CKO 作战时师团部之间的距离均在5公里以内 老人还回忆说:内战时亲见黄伯涛见大晴天突降大雨 痛哭道:(张)灵甫已亡! 问及老人健康秘笈时 老人回答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抗战老兵:周大华出生日期:年籍贯:安徽桐城 部队番号:50军新7师21团任团长通讯员 (后调师部警卫连) 周老是家中独子 10岁入难民流亡学校 15入伍到50军新7师21团任团长通讯员 后调师部警卫连 抗战胜利后周老所属部队 前往日军阵地受降 日军官蛮横傲慢以未收到 最高长官命令为由拒不投降 周老曾在上海负责遣返日军的工作 闲暇之余还和日军比试摔跤且屡胜日军 内战时期编入74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 后在安徽郎溪投诚参加了解放军 年入朝作战 但不久就被清除返回原籍 找了一个寡妇结婚 年被判9年 妻子上吊自杀留下一个独女 因为老人的历史问题 女儿与其断绝了父女关系 老人先鳏居在一个乡养老院内孤独至极…… 5 抗战老兵:黄龙波出生日期:年籍贯:安徽旌德 部队番号:国军第三战区第三游击大队22补训处新兵连排长、 预10师30团1营2连 黄老11岁时因母亲去世过继给娘舅家靠放牛为生 年自愿加入国军第三战区第三游击大队 后任22补训处新兵连排长 年调入预10师30团1营2连 在浙江诸暨一带与日军作战时任尖兵排代理排长 后又调至担架排任排长 亲历第二次长沙会战 黄老谈及与日军肉搏战斗的经历时 感慨道:拼刺刀是需要体力的 吃不饱饭的中国士兵真的是很顽强很勇敢的 黄老记忆清晰家庭和睦 现居住在乡养老院颐养天年 口述录制从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带天黑 老人家简单晚餐后坚持不休息 配合志愿者们的录制完成 很是让人感动! 6 抗战老兵:汪永贵出生日期:年籍贯:安徽绩溪 部队番号:军民合作站 汪老12岁父亲过世 兄弟二人靠打短工谋生 18岁为逃避抓丁由“信客”带着刀江西上饶打工 后被保长骗去入伍当兵 先后歙县办事处、被服厂、“军民合作站”等单位 从事军需后勤工作 内战时期在锦州驻守火车站及铁路 后投新六军驻防铁岭 因为不愿意看到中国人自相残杀 借口请假回老家务农 年后汪老在村里任村长 虽然屡次遭政治运动审查迫害 但凭着一颗善良及公正的心 赢得了村民的庇护和支持 也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汪老所在村庄依旧保持着徽派建筑的传统 老人家目前还居住在 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 村中的汪氏宗祠 也是汪老张罗主持保存及修复的 7 抗战老兵:汪廷柱出生日期:年籍贯:安徽宣城 毕业学校:25军无线电训练班 部队番号:5军军部任报务员 汪老18岁时在安徽流亡中学就读 后考入25军无线电训练班 毕业后分配至25军军部任报务员 在军部期间主要负责 与中央通讯社(无线电代码CAP)之间的联系 年因业务能力优异被派往 中美14航空联队陆地情报站 担任敌后战略目标的侦查 及无线电联络任务 经常是2天徒步多里往返于 芜湖一带的敌占区与国统区之间 老人讲述了在前后方之间来回往返的一些趣事: 途中经常会遇到各类人员的盘查 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一一顺利过关 遇土匪给点买路钱、 遇大刀会遵守会规定不扰妇女、 遇新四军缴纳一定税费 及遇日伪假装胆小生意人等 为了通过各类盘查汪老也是挖空心思 雇了一个挑夫挑着两大筐成品草纸 在中间草纸上挖个洞 把微型发报机藏匿其中 居然也屡次顺利过关 在敌后发报经常是 利用汉奸的住宅频繁转移驻地 8月15日本投降时 汪老并未得到消息 回到后方时才发现 与其一个小组的美军都已经撤退了 内战开始后老人不愿意参加 脱离部队回乡做了一名乡村教师 反右时期汪老被定性为 客观存在的右派 直至年被平反 汪老健谈风趣身体健康 8 抗战老兵:吕振国出生日期:年籍贯:安徽阜阳 毕业学校:黄埔军校19期特科干部教育班 部队番号:独三师、东北交警总队中尉排长、 新七军56师、 解放军师人教导大队教导员 吕老儿时家中依靠父亲的铁匠铺为生 日子过得还算舒适 年底日军经常飞机轰炸阜阳 还在阜阳县中学的吕老就坚定信念: 一定要当兵参加抗日! 期间曾瞒着家人偷跑到 旅团学兵营报名参军 后被母亲发现找到部队上 团长万毅看吕老都是身材瘦小年级也不够 亲自劝退吕老回家继续上学 年如愿考取 黄埔军校19期特科干部教育班 进行为期3年的防化兵知识专业学习 衡阳保卫战期间 被派往前线训练独三师士兵 如何防控日军的毒气弹 与前线官兵一起参与作战 分别被毒气及弹片致伤 战役结束后返学继续学业直至日本投降 46年学校撤编改为4团被派往 东北任交警总队中尉排长 后又被编入新七军56师 亲历长春围城 起义后被编入 解放军师人教导大队教导员 年随师第一批入朝作战 不久被政委约谈以“不可信任”为由 选择或是去北大荒垦荒或是返回原籍 吕老选择了回乡 年肃反时被判“历史反革命”获刑8年 出狱后又被下放劳教10年 年才被予以平反 吕老记忆清晰思维敏捷 在讲述军校学习期间的情况时 老人清楚的记得当时教课的都是大学教授 还给他们详细的描述了 各类毒气弹的区别、特征和防护措施 “瑞布当儿”是一种美国产的专用防化药品 在谈及长春围城的状况时 老人对当时城内军民的惨状唏嘘不已 吕老现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每日中午小酒二两很是滋润 就是烟瘾不小 问及一生坎坷的感受时 老人用了“一忍到底”四个字 来给自己做了个人生总结 如老兵张富鳞所说:“我们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遗忘。”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1年,而他们,正在悄然离我们远去,让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一起抢救这段曾被我们遗忘的历史,一起关怀这些即将远去的老兵…… 口述整理、照片来源于:北京老蚂蚁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以“抚慰战争创伤,倡导人性关怀”为使命,源起于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动,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士兵提供人性关怀,关怀服务抗战老兵。 长按图片,扫描北京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协和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