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50个关键时刻

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时间里沐浴春风、改颜换面,在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展馆机制等等的努力下不断被诠释、不断被突破。而今回顾这30多年走过的历程,不由感慨,当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结果,是依托中国艺术精英们在争辩与创新中实现的,我们把这段经历作为一部时光放映机,来回想那曾的激动时刻。

1吴冠中发起抽象美讨论吴冠中

吴冠中作品

年5月《美术》发表吴冠中的《绘画的形式美》1文,提倡形式美。翌年10月,《美术》又发表了其《关于抽象美》1文。在美术领域无疑“星星美展”和“85新潮美术”是八十年代的重大事件。

肇始于年的关于“风格与内容”的争辩,一直延续到年,吴冠中的3年内发表了3篇文章,吴的观点旨在呼吁对艺术语言的纯化,摆脱政治对艺术的干扰和束缚。

在《美术》工作的栗宪庭就此事在《美术》年01期和何新一起书写了文章《试论中国古典绘画的抽象审美意识——对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几点新探讨》支持吴冠中。

吴冠中发起的讨论是第一次关于抽象美的讨论,所以此次讨论是理论界一次极其重要的一次论争。

无名画会首展“无名画会”作品展览

“无名画会”作品展览画家合影

年,无名画会首次公然展出。当时北京美协主席刘迅听说有一批在“文革”中坚持画画的青年,便联系他们,希望给他们办展览,终究在7月7日使画展通过艰苦的内部观摩,于7月14日正式展出。第一次公然展出后,美协要求其登记正名,经过再三讨论,有“惊蛰”、有“等待戈多”、“星期天画会”(由于当时画会成员各自都会于星期天去玉渊潭画画),后来无名画会的成员干脆说:“任何名字都不能代表我们。干脆就叫无名画会。其实无名画会第一次展览可以追溯到年1月31日,那是在成员张伟家18平米的屋子里弄的地下展览,当时30多幅油画被钉在墙上,当时参加展览的画家有赵文量、杨雨澍、石振宇、张伟、郑子燕、马可鲁、韦海、王爱和、李姗等。

3机场壁画事件机场壁画

机场壁画

年9月6日,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壁画创作——首都机场壁画创作成功。壁画共7幅,包括《哪吒闹海》、《森林之歌》、《民间舞蹈》、《巴山蜀水》、《科学的春季》、《白蛇传》和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由于袁运生在创作中大胆画入了3个沐浴的傣家女,一下卷入了风波的中心。海外媒体曾这样报导:“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壁画出现后一个多月,首都机场门前的广场上停满了载客前来参观的大巴,大量的人潮涌进裸女人体壁画所在的餐厅。当年十月的一天,邓小平等到机场参观,对此幅壁画创作给予肯定。而事件最后是以在壁画前立起一堵三合板做的假墙封住浴女画面而告终。这是国内可查询的首次可以画“变形”画并在公众前得到重要展现的标志性事件。

4星星美展首演美术馆东侧第一届星星美展

黄锐《新生》

马德升木刻《息》

星星美展

年,9月7日-1月日第一届“星星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东侧展出。9月9日遭禁,10月1日“星星”成员上街游行。同年11月3日移展北海公园“画航斋”,由于展览遭受封杀到游行到复出,在北京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当时参观人数超过了三万。这次展览由3位艺术家组成,大多数都是青年的业余作者,作品件,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木雕等,主要成员有王克平、马德升、黄锐、曲磊磊、邵飞。后来栗宪庭在次年的《美术》发表的文章将作品基本分为两类,1是干预生活的作品,1是对形式美的探索。这是一次带有革命性意义的艺术事件,它给中国当代艺术起到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5星星画会注册美协王克平、马德升、严力、曲磊磊及黄锐

年夏初,“星星画会”成立并在美协正式注册,成员有黄锐、马德升、严力、杨益平、毛栗子、钟阿城、邵飞、艾未未等。由于第一次画展的游行获得的成功,在8月0日的第二届星星美展被搬进中国美术馆的三楼,展览引起轰动。9月7日,门票创下多张的记录。

6范景中和《美术译丛》《美术译丛》创刊于年,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学报部,前后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重点翻译介绍西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流派和名家名篇,如沃尔夫林的《艺术史的基本概念》,潘诺夫斯基的《图象学研究》,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选择均首见于该刊。亦介绍西方艺术史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等,为我国艺术史研究提供批评鉴戒的模式。读者对象为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者。历任主编金冶、朱伯雄、范景中。年开始范景中主持《美术译丛》工作!中国美院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为当代艺术家的一个中心是跟这本刊物翻译大量重要艺术理论名篇是分不开的。

7《西藏组图》和《父亲》首发《美术》杂志西藏组画

罗中立油画《父亲》

年1月《美术》第1期发表陈丹青的《西藏组图》和罗中立的《父亲》。同月,“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引起轰动并获一等奖,有人曾建议将他挂到天安门城楼上去。当时《美术》本来定的封面是叶永青的一幅画,后来《美术》栗宪庭看到《父亲》后改发了《父亲》,当时《美术》实行制,1月号是栗宪庭主编,刊发《父亲》时有很多不赞同的声音。

885新潮前夕的艺术群体热北方艺术群体展览一角中的作品展现

野草画展签名

野草画展作品:罗中立《十年之·横祸》油画

野草画展作品:张奇开《晚期癌症患者》年

85新潮是从年年底开始的,经历、、达到高潮,而就在新潮前夕,艺术群体热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年7月,野草画会在湖南湘潭成立。同年9月“北方艺术群体”在哈尔滨成立,主要组织者为舒群、王广义、任戬、刘彦等15人。群体提倡健康、向上的“北方文化”,推重崇高的理性精神。经《美术思潮》年第期报导,国内第一个新潮美术群体开始推向社会。

9《美术思潮》创刊《美术思潮》

《美术思潮》在年底出了试刊号后,于年月正式推出创刊号。刊物主旨是针砭时弊,推介开拓型美术家,建立现代美术理论。在不长的时间里,很快得到了极大的反响。但很快反对者的声音愈来愈大,由于反对者不断地向有关当局写信,并将《美术思潮》的方针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联系起来,所以湖北美协与《美术思潮》部在短短三年里一直面对着强大的压力。年9月左右,《美术思潮》部终究接到了有关部门的通知:根据上级指导,《美术思潮》必须于年内停刊,其后将与湖北文联的另外四个刊物,如《长江戏曲》、《长江歌声》等等合为一个刊物,称为《艺术与时期》。年底停刊止,共发行期。

10前进中的85新潮《在新时期—亚当、夏娃的启示》

年5月,国际青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馆”,展出各类作品57件。主题为“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画展”作为一次与联合国和平年有关的展览,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探索性的展览,它是揭开’85新潮序幕的标志性大展。其中,孟禄丁与张群的《在新时期—亚当、夏娃的启示》最引人注目,并终究夺得展览的大奖。

11《中国美术报》创刊《中国美术报》创刊

直属国务院文化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文革”后补充了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和中青年科研气力,所内重史轻论、厚古薄今、互少来往的局面大为改观。在年春开始议论办报。年7月,《中国美术报》创刊,由刘骁纯主编,水中天、栗宪庭、高名潞等,这是国内第一份全国性的美术专业报纸,4开4版,彩色胶印,每周一期,年底终刊,用时四年半,共出报纸9期。

1新具象画展与西南艺术群体新具象1

新具象

新具象画展请柬

早在年,毛旭辉、张晓刚、潘德海就交往甚密,两三年后考上华东师大美术系的昆明绘画青年张隆在假期看了毛等三人的画很激动,因而便讨论做展览。最后在年6月和7月,《新具象画展》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展出。除毛等几人,还有上海的侯文怡、张隆、徐侃,展览共展出作品10件。展出时间共1天。这时候,西南艺术群体还没成形。在年,王广义约请毛旭辉参加了“珠海会议”,毛旭辉回去后很激动,跟张晓刚说我们是否是也成立个甚么群体。因而一帮人约好了到照相馆里照了张相,西南艺术群体也就成立了。新具象画展前后共举行了4届。与其它’85新潮起来的艺术团体一样,新具象团体是持续时间其实不长的自发组织。在’85时期这类共同举行展览,相互帮助以促使自己的艺术能够得到最少的支持的工作的团体在年前后基本完成历史的使命,不散而散。

13李小山发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中国美术报》发表李小山文章

年7月,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李小山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1文在《江苏画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画已走到穷途末路,只能作为保存画种,并指名道姓地批评了在世的国画大师,引发美术界一场轩然大波。10月,《中国美术报》以《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为题摘要转载,在中国画坛引发一场持久而剧烈的争辩。一篇批评文章在画界引发这样大的震荡还是史无前例的,也是文本批评在其产生的效应方面迄今为止也未能超过的一次批评事件。由于李氏的穷途末日论无异于宣判一个画种的死刑。而这涉及到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所取的态度。不管当时遭到多少人的反对,现在可以证明,李小山对中国画坛的这一强刺激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4波普大师劳申伯格登陆北京开个展李新建和劳申伯格在拉萨

年11月,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劳申伯格在北京和拉萨举行了自己的个展,劳申伯格在中国的展览对当时的中国艺术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劳申伯格从抽象表现主义转到波普艺术,是中国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一次连接点。这次的展览对当时的中国年轻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的影响是反文化的“达达”热的突起,最经典的案例是黄永砯拿《现代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放在洗衣机搅了两分钟。同年的1月,《中国美术报》第期以近4分之3的版面专题评议,中国艺坛旋即出现波普热。

(关于劳申伯格来华展览有个段子,听说当时劳申伯格想选择四川美术学院作为自己个展的举行地,但当时与他交谈的一个校方领导不知道劳申伯格是什么来头,这立即让劳申伯格打消了动机,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每每回忆起与劳申伯格的擦肩而过无不感到遗憾。)

15珠海幻灯展珠海会议

年8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美术报》和珠海画院联合主办的《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珠海市举行,史称“珠海会议”。王广义那时调到珠海画院,珠海画院刚成立。舒群给王广义写信,问他能不能把这个幻灯展的首展放到珠海。王广义很激动的答应了。展览共征集了全国各地多张作品幻灯片,与会者围绕对’85新潮的评价和当代中国艺术的道路和前景,发表了不同的乃至是尖锐对峙的见解。此次幻灯展的意义就在于促进了89现代艺术大展的催生,由于在这次会议上,预会人员都提议要弄一个大型的中国当代前卫艺术展。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在于此会议影响到了西南的艺术家们。当时王广义约请毛旭辉参加了会议,毛旭辉回去后很激动,跟张晓刚说我们是否是也成立个甚么群体。因而一帮人约好了到照相馆里照了张相,西南艺术群体也就成立了。

16栗宪庭关于“纯化语言”的讨论年在《中国美术报》工作的栗宪庭发表《重要的不是艺术》及年发表的《时期呼唤大灵魂的生命豪情》引发了关于“纯化语言”的讨论。《重要的不是艺术》的发表体现了当时已开始反思’85思潮,其









































白癜风偏方快
脸上长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ly/9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