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住进了新房,吃上了自来水,换上了燃气灶,不少人还出门旅了游。全家有医保,老人们有高龄补贴,子女受教育成都也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宽路越来越好走,收庄稼越来越省力,可以说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然而,在较为富裕的生活的背后,还存在着很多陋习,这些陋习或者说是传统习俗都需要改变。小编相信随着一代人的逝去,很多陋习都将得到改变。

一.爱攀比嫉妒心强

小编所在的安徽农村就存在着这个陋习,谁谁家刚盖了新房,比自己结构好美观度高装修好,庄稼人就心里面不快活了,因为谁都想成为全村房子盖得最好的一家。类似的还有谁家刚娶的儿媳妇个头高,模样俏,谁家刚买了车,谁家丫头给父母买了上千元的衣服啦,谁家的小孩考上了北京名牌大学啦,这些都能成为农村人攀比嚼舌根的话题,当然了适当的较劲羡慕能激发人的进取欲望,但是这个度一样要掌握好,否则只会害人害己,毕竟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二.彩礼重压力大

农村娶媳妇已不仅仅是彩礼那么简单了,如今房子车子都要有!在农村里生活,家里房子都是精心准备的新婚房,现在的风气都成了女方还要求在县城买一套新房,对于普通人家真的是要榨干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外债,很多人家直到儿子结完婚好多年才还清债务,不富裕的家庭更别提多惨了。

三.礼数多人情重

女儿出嫁;儿子娶亲;孩子出世、满月、抓周、十周岁、上大学,带男女朋友回家;新屋起基、搬家;老人六十、七十、八十大寿;老人去世、周年,葬棺;亲戚生病,手术,住院等等。礼数多,人情重,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家家叫苦不迭,然而这些都是多少年来延续下来的风俗,你破坏了,就意味着你不与人往来,在村子里不能立足。

四.孩子上学家长要陪读

一些地区陪读现象很严重,孩子从初中起家里就要抽调一个人专门去陪读,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还要复读就要足足陪读7年,陪读的多为母亲,小编所在的安徽地区农村,很多妈妈在孩子上学的时候都陪过读,陪读就意味着你要在学校附近租房生活,有的父母会白天在附近上班,中午晚上回来照顾孩子,有的则全天候照顾,这就意味着不仅没有收入还有搭进去租房跟吃喝拉撒的费用。

然而,究竟陪读对孩子学习意义有多大有多少提高,谁能说得清?

五.白事太闹腾

在一些农村都有老人去世了请乐队来吹吹打打的风俗,本来无可厚非,可一旦过度了就有伤大雅了,看新闻报道称有的人家老人去世后请来穿着暴露的年轻女子在现场唱歌跳舞,画面真的太辣眼睛。

还有村民抱怨称“从晚上7点多开始到半夜12点,灯火通明,高音喇叭播放歌曲,还有歌舞团又蹦又跳”,白事的陋习由此可见一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mt/119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