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作为其中一员,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上海为龙头,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为长三角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安徽力量。 记者:章政 这里是在上海保隆汽车位于合肥的生产和研发基地,目前企业正在生产的是用于高端汽车市场的智能电控减震器,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批量生产并能替代进口的供应商,目前,保隆汽车全自动产线已经试产,全部投产后,日产能可以达到台套。 以做汽车零配件起家的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公司,开发的多种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都位于前列,也被称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而企业快速发展一直都与安徽密不可分。15年前,保隆汽车为扩大产能,就在安徽的宣城宁国市建造了生产基地,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目前这个基地生产的汽车排气管件、车轮配件等产品畅销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了保隆汽车全球最大的生产中心。 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宜谋 宣城宁国的工业基础比较好,距离上海很近,这里也是安徽对接沪苏浙的桥头堡,宁国伴随着我们企业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全球产业布局非常核心的板块和生产基地。 为了更好地布局安徽,现在保隆汽车又将企业最前沿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电控空气减震器研发制造中心落在合肥,利用合肥正在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的机遇,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保隆科技副总裁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琳 合肥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业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一个发展,区域优势、人才优势,我们相信它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把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定在合肥。 通过发挥安徽在创新和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3年来,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形成“两心同创”,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同时,安徽还牵头成立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机器人、通航、环境产业技术创新等近十个产业联盟,与沪苏浙关联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激活长三角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等优势。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阮青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在探索产业合作更好的模式,安徽的芯屏器合不仅在长三角,在全国也很有竞争力,安徽在长三角构建强劲活跃增长极方面会有很大的担当和作为。 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是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部署,也是安徽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对皖北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制定印发相关措施,出台了24项专属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安徽随即出台实施方案,列出了建设集聚区的64项重点工作,从项目、资金、土地、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升皖北地区的产业承载能力。阜阳的阜合现代产业园就因为成功打造了复旦科技创新科技园,今年已经吸引了近20家科创型企业来这里发展。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爱国 进行引路式的发展,让科技成果聚焦在阜阳大地上,进行融合,为长三角来阜阳发展的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动力。 依托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建设,今年前8个月,区内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达到个,实际到位资金.9亿元,同比增长37.4%。 3年来,安徽积极作为,不断加强与沪苏浙在产业、创新、交通、民生等领域的协同联动,并构建起了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省级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的“1+5+N”的工作格局。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曹发义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一体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安徽与沪苏浙形成一体化联动机制,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END-- 消息来源:《安徽新闻联播》运营支持:合肥广播电视台更多精彩视频请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mt/139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