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送答记者问第二波

深入推进改革持续释放红利

——省地税局省国税局就《安徽省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二)

问:如何理顺国税、地税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征管职责?

答:年分设国税、地税两套机构时,两家征管职责比较清晰,但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调整,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职责划分经历了两次变化,有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由国税部门征管,有的由地税部门征管,产生了“一个税种两家管”的状况,有时会出现政策解释、执法标准、执法力度不统一等问题,纳税人反响比较强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国税和地税的征管工作量出现明显变化,需要对国税、地税和相关部门的征管职责进行明确和调整。改革到位后,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和非税收入的征管职责将会更加清晰。

一是明确征管范围。中央税由国税征收,地方税由地税征收。按照中央部署,根据税种属性和方便征管的原则,确定共享税的征管范围。

二是坚持税费联动。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发挥地税部门税费统征效率高等优势,履行好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项目的征收职责。积极推动我省非税收入法治化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地税部门统一征收收费基金等地方性法规,研究制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

三是坚持便利办税。按照有利于方便纳税和降低征收成本的原则,我省国税、地税部门可以互相委托代征有关税费。比如:国税部门委托地税部门征收纳税人销售取得的不动产和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应缴纳的增值税;地税部门委托国税部门征收代开发票环节地方税费等。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理顺国税、地税征管职责划分,是随着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而动态调整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问: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将给纳税人带来哪些获得感?

答:税务部门直接面对纳税人,优化纳税服务,关系到市场主体的活力,关系到税务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全省税务系统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的满意度。但客观上也存在办税标准不统一、资料报送不规范等问题。征管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从纳税人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提出一揽子措施,让纳税人在征管体制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分享更多的改革红利。

一是让纳税人获得更规范的服务。实施纳税服务、税收征管规范化管理,推行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告,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让规范成为习惯、成为自然,实现全省税务系统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

二是让纳税人获得更便利的服务。拓展纳税服务空间、时间和领域,有效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努力让纳税人少跑腿、少费时、少花费,不断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例如:年基本实现省内通办,年基本实现跨区域经营企业与全国其他地区通办。建设电子档案系统,实行纳税人涉税信息一次采集、按户存储、共享共用。加快推行办税无纸化、免填单。

三是让纳税人获得更高效的服务。全面推行国税、地税合作规范,实现合作常态化、机制化。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服务一体化、管理协同化。例如:国税、地税部门落实联合办税合作事项,让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建设融合双方业务的电子税务局,实现网上办税业务全覆盖;年,省地税局实现服务热线省级集中,全面提供能听、能问、能看、能查、能约、能办的“六能”型服务。

四是让纳税人获得更舒心的服务。对纳税信用好的纳税人,在资料报送、发票领用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减少税务检查频次或给予一定时期内的免检待遇。国税、地税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级别评价、联合发布评价结果,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记录,推进诚信联合激励,将纳税信用与信贷融资挂钩,便利企业融资。开展纳税人满意度抽查,促进税务机关优化服务,让纳税人办税更加舒心、更受尊重。

我省《实施方案》用了很大篇幅来强调如何进一步为纳税人提供更好服务,改革举措“含金量”很高。税务部门将通过扎实的工作,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位,让纳税人和社会公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问:我省《实施方案》要求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税务部门将在哪些方面实现转变?

答:税收一头连着纳税人,一头连着国家。税务部门深化征管体制改革,既要优化服务,让纳税人有更多获得感,也要通过转变征收管理方式,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更好的服务国家治理。我省《实施方案》吸收借鉴现代税收征管成功实践和经验,顺应发展形势,聚焦“着力解决税收征管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问题”,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主要依靠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在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大力推行纳税人自主申报,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另一方面,完善包括备案管理、申报管理、信用管理、税务稽查等在内的事中事后管理体系。规范备案管理,明确备案程序、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增强备案管理刚性。实施实名办税制度,强化诚信纳税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

二是由无差别管理向分类分级管理转变。随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等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我省纳税人数量快速增长。税务机关人少事多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继续采取以往“撒胡椒面”的管理方式,风险较大、效率不高。下一步,在保持税款属地入库不变的前提下,对纳税人和涉税事项进行科学分类,对各层级、各部门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划分。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部分复杂涉税事项的管理层级,将有限的征管资源配置于税收风险或税收集中度高的纳税人,实施规范化、专业化、差异化管理。

三是由所有纳税人都实行属地管理向提升大企业税收管理层级转变。在纳税人申报等涉税基础事项实行属地管理、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的前提下,将大企业复杂涉税事项提升到省级税务机关集中进行。属地税务机关发挥了解企业的比较优势,负责信息采集、风险应对、日常管理与服务等业务事项。充分利用金税三期上线后集中的数据资源,深化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加强跨国、跨地区大企业的税收服务与监管。

四是由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转变。运用大数据,加强对纳税人的服务和监管,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年,制定“互联网+税收”行动实施方案,多个重点项目已经上线运行。今年1月1日,全省税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金税三期系统,为税收事业的跨越发展插上金色的翅膀。在这个基础上,《实施方案》指明下一步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建设自然人征管系统,深入推进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深度挖掘税收数据信息这座“金山银库”,加强税收大数据增值应用,使之更深刻地反映全省经济运行状况,为增强我省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xw/113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