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接连不断,一波接一波地来袭。杜旭东,这位前两天因为“缅北电诈头目庆生”而公开表示歉意的国家一级演员,最近又因为直播带货问题再次出现失误。相较于上一次,这次的行为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网友们更是尖锐地评论说:晚节不保。 11月21日,也是杜旭东因道歉而登上热搜的第三天,安徽的一家公司主动与媒体取得联系,揭露了十月底,演员杜旭东直播的带货翻车事件: 在杜旭东于10月27日举办的“双11好物直播专场”活动中,他向该品牌征收了3.3万元作为坑位费。但令人遗憾的是,该品牌最终只售出了一包木耳,售价为64.9元。此外,该公司的另一款产品“美美挂零”也没有出售任何一单。 在这里,我想再一次向各位朋友解释一下“坑位费”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坑位费与电视和报纸媒体时代的广告位费有许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频道、不同的版面收费都是不同的,例如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的广告费,肯定会比其他时段的广告费更高。 然而,与从广告位看收视率来看效果的方法不同,这里提到的“坑位费”是基于主播上传后的销售数据。 观众的收视率提升了他们的知名度和浏览量,而销售额则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当前时代,直播能够替代电视广告。 对于那些拥有粉丝支持和稳定销售的主播而言,3.3万的坑位费并不是一个高昂的费用,因为他们确实有能力实现超过这一数字的销售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杜旭东作为资深的演员,选择了“眼缘”这条路。他既没有稳定的粉丝基础,也缺乏与时俱进的营销策略,更别提提供有力的销售数据了。 虽然他在演艺界是资深的前辈,但在直播推广方面,杜旭东表现得非常“新手”,他怎么敢一开口就说出三万多呢? 不只是安徽这个品牌面临困境,杜旭东直播间的其他品牌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在这场直播中,有超过30种不同的商品。据估计,杜旭东收取了大约七八十万的坑位费,但实际上只售出了几万元,这对我们这些电商和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有趣的是,这位资深的艺术家挖掘出了越来越多的素材。如果说仅仅卖出一包木耳就能解决“选品”的问题,那么整场直播虽然只卖了几万元,但却能赚到七八十万,这真是“一个敢吹,一个敢给”的情况。 杜旭东的团队掌握着短视频平台上的真实数据,他们能够携带的货物数量、能够携带的货物数量以及应当收取的金额都是明确的,他们怎能不了解杜旭东的实际能力呢?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收取了数十倍的费用,而杜旭东本人对此并未发表任何看法,从严格的角度看,这实际上是欺骗。“我们在直播行业里是个很有天赋的人,但我们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所以我就一直在做一个不被人看好的项目。”这支走歪路的团队,在直播公司的追问下,展现了更为出奇制胜的手段: “他们之前已经承诺过会进行补播和补偿,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这些承诺并没有得到实施;现在我们要求退款,但却被他们拉入黑名单。” 经纪人坚决地表示:“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也没有参与其中。” 杜旭东的团队成功地识破了地痞和流氓的伎俩,但随着杜旭东的这一系列行动,他们彻底失去了底线,并为一些“德艺双馨”的资深前辈提供了掩饰。 那些被称为“老前辈”的人,他们真的是道德高尚、有教养的吗?虽然他们可能不一定拥有真正的实力,但他们从未经历过高强度的媒体曝光和新媒体的“洗礼”。同时,他们的粉丝也不会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凝视或道德审查。因此,当他们站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时,他们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出来。 杜旭东因祝寿和带货的连续翻车事件,成为了最有力的证据。 除了资深的“前辈”之外,大多数人都热衷于直播这一职业,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尽管明星很擅长表演,他们真的适合用吆喝的方式推销吗?他们真的会说得很有技巧吗?不一定是这样!经商确实需要一定的技巧,虽然口头表达能力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真正能满足需求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销售商品,销售成功也未必能让消费者感到舒适,下一次我们会继续这样做...... 谈到销售商品,明星不仅对粉丝群体有一定的吸引力,实际上可能还没有像菜市场里的大妈大爷那样的专业人士。 虽然杜旭东强调“学艺先学德”,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他的道德修养显然是不足够的。他的德才并没有在直播行业得到真正体现,他的德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真心希望更多的“资深人士”能够理解,如果你真的想享受直播的乐趣,那么你应该学会从零开始,从小到大,而不是羡慕年轻人赚得盆满钵满,但又不能放下自己的尊严和地位,最终导致这样一出荒诞的闹剧,导致你的晚年生活受到威胁。 这些建议既适用于杜旭东,也适用于所有的明星,如果不是坚不可摧的钻石,那就不要接手瓷器生意。他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作品和演技牢牢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只有真诚地守护自己的作品和表演技巧,才能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娱乐最前沿#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xw/144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