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1月18日,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素琍作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法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助力社会高效能治理,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全年立改废法规28件、审议11件,审查规范性文件件,是本届以来立法件数、审查件数最多的一年;同时,批准了设区的市法规26件。

省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三地一区”建设立法。着眼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制定了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等,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把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制定了大数据发展条例,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初审了地方金融条例草案,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聚焦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集成我省改革试点经验,集中力量推进自贸区等立法。促进自贸区制度型开放和高质量建设。紧扣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制定了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修改了实施固废法办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审议了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等,助推我省打造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升级版。在专题调研、审议报告的基础上,制定了引江济淮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全面发挥这一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加强民生事业法治保障方面,省人大常委会适应疫情防控所需,接续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开展了传染病防治立法调研,修改了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制定了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引才用才和就业创业。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细化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审议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办法、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发展条例草案,以法治引领规范乡村“五大振兴”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审议了养老服务、教育督导、公共图书馆等法规草案。统筹推进我省法规全面清理,修改、废止了与民法典不一致的9件法规。

省人大常委会拓宽社会治理立法视野。应社会治理之需,注重在扩展、延伸、覆盖上下功夫,多角度切入相关领域立法。制定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提高奖励标准,细化保障措施。修改了物业管理条例,针对群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xw/159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