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加强权力监督、推进依法治税,省国税局双管齐下,正反用力,出台多项措施,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从10月1日起,在全省国税系统推行《纳税服务规范》,压缩资料报送、办税环节、办税次数、办税时间,提供标准统一、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的纳税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最近,又出台税收业务事项清单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税收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明确事项、清晰岗责、统一标准、简化流程,制定税务行政裁量权实施细则,消除税收管理的灰色地带,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

一、建立税收业务事项清单制度的必要性

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税务总局提出到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要求建立优质便捷的服务体系和科学严密的征管体系。无论是建立服务体系还是征管体系,都需要对现行各项税收业务事项进行梳理和规范,在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形成合理的职责分工,保障每项税收业务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征纳双方之间顺畅高效运行,打造出一张严密的征管服务体系防护网,为实现税收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是加强基层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基层国税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岗位职责不清晰、税收执法不规范、服务标准不统一、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建立税收业务事项清单制度,明确基层国税机关的工作职责,统一税收业务事项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标准,消除基层在各项制度、流程、标准、职责的差异,使其成为基层国税人员执法和服务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业务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

是实现征管服务无缝衔接的有效手段。税收业务清单制度是对包括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两大核心业务在内的各项税收业务事项进行规范,与《纳税服务规范》紧密衔接、相辅相成。一方面,税收业务清单制度中依纳税人申请的业务事项规程以《纳税服务规范》为纲,在具体操作上进行完善和细化,是基层单位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标准和指南。另一方面,税收业务清单制度承接纳税服务规范,对后续管理事项进行规范,确保前台服务和后台管理的高度融合、无缝对接。

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税收业务清单制度统筹考虑业务运行和内控机制,做到风险防控和岗责配置、业务重组同步进行。清单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全面规范税务执法和服务行为,从制度上预防随意执法的漏洞,减少权力寻租,实现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廉政风险。

是提高国税机关公信力的有力举措。建立税收业务事项清单制度,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公开税务行政权力和义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抑制权力自我扩张和滥用,规范裁量权行使空间,也是国税部门打造诚信政府、透明政府的有力举措,必将提高税务机关的行政公信力、优化税收遵从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厘清业务事项。全面梳理、清分现有税收业务事项,将税收业务归集为纳税服务、后续管理、内部管理三大序列,实现对税收业务的全覆盖。按照业务类别,划分为税务登记、认定管理、发票管理、证明管理、税收优惠、申报征收、税源监控、税收计统、税收法制、风险应对、宣传咨询和信息化保障12类,共计项具体业务,其中:由纳税人发起的事项项,由税务机关发起的事项项(含内部管理60项),拟定了全省国税系统税收业务事项清单。

(二)编制业务规程。在厘清税收业务事项的基础上,依据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深入分析影响业务流程运行质效的各种因素,编制全省统一的税收业务规程。每项税收业务以岗位为导向,从业务描述、业务环节、完成时限、岗位设置、操作规范、风险防控、政策依据及使用文书等8个方面逐一进行规范,包括如何进入综合征管软件等相应模块进行信息查询、业务操作和实时监控等。突出强调节点设置、操作规范、资料传递、风险防控等重点环节,力求工作程序标准化、规范化,使每项业务在全省范围内以统一标准有效运行。

(三)明确岗位职责。从税收业务规程中提炼岗位和职责,将其配置到各层级、各部门和各环节,并结合安徽国税征管改革的特点,单列出办税服务、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执法督察五大类税源管理的岗位职责。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共设置个岗位,以高度概括的方式,逐条列明各个岗位的职责,需办理的工作事项和操作要求等,规范了每项业务每个环节的岗责配置。

(四)归集涉税风险。将监督制约、风险防范的要求贯穿于税收业务规程制定中,既防范纳税人遵从风险,又降低征税人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每项税收业务规程都分别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和内控制度的规定,指明了纳税人涉税事项风险控制点(税务机关所应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xw/50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