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书房 李勇 五十多岁,我还没有书房,说来也不怕人笑话,你咋“混”的? 回顾工作30多年,下过乡,进过厂,又走过城建局、县政府招待所等不少单位。混到今天是个小警察。说起来寒酸,我只有一套两室一厅的家庭住房,二楼,包括公共楼梯及阳台建筑面积78平米。推算时间,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妻子单位筹资建房时尊贵领导恩赐的。当时,还说我家属是职工身份,超面积了,叫拿十几平米高价,结果没有一官半职的我凭借从没用过的“师”字头招牌,少掏了一些房钱,总算沾一回中级技术职称的光。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家四口人住进新房,尤其是一双儿女欣喜若狂。因为比原来只有一间20平米既潮湿又漏雨的仓库住房,强的太多了。而且有两间住房向阳,还有阳台、厨房和卫生间等,窗明几亮。那时儿子尚小,女儿正在中学读书,自然要安排一间小房独处,培养大学生,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一东间就是我和她们母子二人居住的陋室,面积约20平米,东西宽3米,南北长近7米。想在向阳处对面放两张床不行,只好南北相望。男子汉要有自知之明,不是咱单位分房,不能抢占最佳位置,向阳的南头靠东墙拱手让给她们母子俩,我就在光线稍暗点的东北角安营扎寨,修身养性。唯一的简易书柜站立在床铺对面,西北墙角。一头沉的条桌不好摆放,放在书柜与床铺之间窗下,最为合适,采光又好,可惜空隙不够,放不下。怎么办?因地制宜,就紧靠床边南北摆放,写字时干脆就坐在床梆上,这样还可节省一条板凳。 好歹家小人少,物什不多,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如案板、菜橱、饭桌、小板凳等,自制的三人沙发无疑只好摆放在约10平米的客厅,与老牌电视、冰箱每天长相厮守,名曰客厅,实为餐厅即吃饭的地方。不是闭门谢客,反正来人较少。还有一对单人沙发,因房间小,实在没地方摆放,正好孝敬两位年迈的老人享受晚年幸福。 一间房放了两张床,中间恰好还有一点空隙能放大衣柜、五斗橱,这样可把住房间隔为南、北两个活动区域,南区是她们母子的卧室,北区则是我的卧室兼读书自学的地方,暂且称为临时书房吧。为了互不影响,夜里看书、写字时我就用硬纸片卷成一个斜的长筒将灯光聚集在床边书桌上。毕竟是一间房,大衣柜、五斗橱隔离再好上下也是相通的,小孩吵闹、大人干扰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产生了五十多岁,还没有书房的怨念。 这就是我的家,我从警二十几年朝夕相处,藏头避雨的地方。 人们常说:苦尽甘来。只有吃尽狭窄和拥挤之苦的人,才能体会到住房宽敞是多么幸福。 写作的人离不开安静的书房。我常常坐在那儿发呆,构思我的书房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它应该像我家东间卧室一样方方正正,面积不少于20平米,再大一点自然更好啦,而且朝阳,有卫生间,有阳台。书桌是长方形的,宽宽大大的,桌子上放一盆文竹,再放一盆梅花,看书或笔耕倦怠时,可借翠色怡神。期望有人送水,冲泡一杯绿茶,细呷慢品,四周全是书柜,书柜里装满了各个种类的书籍,查资料拿用起来较为方便。 朝阳的大窗户上方,能安一个与窗户一样长的排气筒,就像酒店厨房里的那样大,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排烟排气。也应该把它设计成一件艺术品,正上方的中央镶嵌一个小钟,既好看又可知道时辰,两侧装点小幅的书法作品陪衬。排气筒上安一个可升降的节能灯,上下可随意调节。在窗户的玻璃上挖个小洞,把通气管一直伸到窗外,排气口朝下,下雨时不至于流到屋内。这样,即使来客在屋内抽烟,一点污染都没有,不像现在偶尔来人,连坐的地点都没有。 一旦如愿,终日蛰伏于书房里读书阅报,书可读司马迁、读陶渊明、读苏东坡、读鲁迅、读贾平凹、读巴金,读兰姆,读高尔基。报可阅览古今中外新闻趣事,享受潇潇春雨,朗朗夏风……。白天过后,深夜降临,一轮皓月,百朵红颜,千行诗章,万里景象,徜徉在无与伦比的书海里,思想、意绪、情志在孕育,在绽芽,在吐蕾,在翻涌,在燃烧,在彻悟,在净化;静谧的夜色,万籁俱寂,窗外泛着月光,打着雨点,徐来风声,或声声虫嘶,阵阵蛙鸣,啾啾雀叫,有点瑟瑟摇曳的树影,有点沁人心扉的花香,有点飘飘而落的雪花;亦面壁而坐,亦凝眸不语,亦伏案疾书,这就是作家的夜生活。这里宁静却激烈壮怀,这里孑然一身却众生咏唱,这里“心事浩然连广宇”,这里“半瓣花上吐痴情”;在书房里,我将学会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机智而不多疑;老实而不愚蠢;豪放而不粗糙;忍让而不孱弱;谨慎而不胆小;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自爱而不自娇。 可是,我的书房在哪里呢?在睡梦里、在想象中、在将来某一个向往的地方…… 五十多岁人的人生,是甜?是苦?是辣?是呆?是慧?是傻?是聪?窃以为,五十多岁不算太老,目前除了血压稍高外,而今仍可纵酒,尚能吃饭,也能蹦能跳。用我的话说:吾现状甚是良好,虽不能与年轻人一样爬高上低,再掏大力,可不少年轻同事身有护士,天天保养,也未必能撵上我的身体。无论干啥没有一个好身体不行,这就是我的资本,人生最大的财富。 文人孤独中也有乐趣。每当夜深了。喧嚣沉寂了。月亮的船在天上航行时,文者坐在床上也恰似船上。半床明月半床书。文者在智慧、精神的海洋里航行。这时圣贤、哲人都苏醒起来!与他同船而坐,屈膝畅谈。永恒的浩瀚的汪洋海浪拍打着船舷,闪电划过头顶,陨石囤积甲板,星光如渔火,烛照着迢遥的彼岸。夜航船,在长夜里载着精神的钻石和梦幻的珠宝。尽管是劳累筋骨,却痴心不改。 一友曾戏称我说:你以为你是谁?如今是游山玩水,打牌钓鱼,桑拿唱歌的极乐世界,有多少人还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书写字?谁能耐得住这份寂寞?可我固执的认为:千山比美,只有远处的雪山不为华贵而更名;万木争容,只有苍松不为时髦而动心;百花争艳,只有结果实的的花朵不向游人大献殷勤。在自己的书房里,远离的是喧嚣,守住的是寂寥;高山雪坑,仅留猎人的脚窝。 书房里的快乐,在于保持宁静超然的心境,“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情在我,顺其自然”。我为自己预构的书房是迷人的。无论外面风暴何等疯狂,这里永远是得以躲避风雨的“安全岛”和“避风港”。在疲倦难支的时候,在忧愁满腹的时候,在热泪盈眶的时候,只要回到书房里,就能得到化解、抚慰。毕竟写字台是我的,书橱是我的。我愿把人生酸甜苦辣的感悟,编织成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它们会引来知音,发出共鸣,把善良的人们感动得泪水长流。 说实话,书房里是孤独的。然而,孤独书房里的主人并不孤独。五尺书桌在书房里静静站立,温暖、亲切。在普通的木椅上安然坐下,双肘靠住书桌,会立即产生儿时靠在母亲膝头的感觉。母亲是孕育世界万物一切美好善良的代表。面对书桌,就是面对宇宙的奥秘,世界的本相,人生的底蕴,这一切犹如智慧老人托起我的悟性和激情。它让我对天下万物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洞察力。 作为读书人与写作者,书房、书桌将赐于我永恒的温馨,没有它,我无法耕耘。 五十多岁,还没有书房,我渴望心灵的一片绿洲早日拥有。只要健在,吾将为之而努力奋斗! 李勇,男,公安部文联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著有专著《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思行录》《基石》、散文集《公安情缘》《警察情怀》和纪实文学公安典型案例《椿城警事》丛书。同时,有多篇文章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厅获奖。年,“谈公安文化建设”一文参加公安部在浙江湖州召开的公安文化研讨会,年元月,公安部宣传局出版的《公安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全文刊登。年8月22日,被授予“公安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让阅读无处不在让悦读丰富人生 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