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对于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而言,无疑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国务院说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成和世界五大城市群并肩的世界级城市群!!

国务院常务会议11日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肥都市圈被纳入其中长三角规划范围。《规划》提出,要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世界五大城市群有哪几个?怎么定义城市群?

世界五大城市群是: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具体是指人口规模在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人的特大城市。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会议指出,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长三角城市群提出了五大任务: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此次发展规划获批,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将站上新的起点。

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成熟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合作。

二要争当开放新尖兵。大力吸引外资,集聚国际化人才,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和升级。

三要带头发展新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汽车、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关键领域创新,发展金融、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四要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深化大气、土壤和水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治,建立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要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此次发展规划获批,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将站上新的起点。

长三角合作起源于年建立的长三角15个城市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年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此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多次扩容,年,台州市被接纳为正式成员。

年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等六城市“入围”。年徐州、芜湖、滁州、淮南、丽水、温州、宿迁、连云港等八城市纳入,会员城市迄今已扩容至30个。也就是说,合肥都市圈的部分城市,已经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会员城市。

此前,一名参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的消息人士透露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去年8月基本完成初稿,其后征求相关部委、地方以及发改委相关司局的意见进行修改,反反复复进行了几轮。

“并不包含所有的地级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中哪些城市覆盖哪些城市不覆盖,此前争议很大。”上述消息人士说,城市群不是搞拉郎配,要看经济联系、交通的通达性等,区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原先长三角城市群的范围比较小,其后部分城市不断纳入,现在涵盖30多个地级市。

关于整体定位,上述消息人士投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目标是要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从内部省市来看,上海是龙头,城市组团发展,空间布局包含核、轴、带、圈、片等。

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

长三角城市群只是未来城市群大部队中的一部分。

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发布以来,国务院已经批复3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

国家发改委网站5月3日发表的新闻稿中提及,北部湾、中原等城市群规划也会被纳入今年的年度工作安排中。

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沪。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张学良说,此次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明确提到安徽的合肥,这意味着长三角的范围已经从原来的“两省一市”扩展到目前的“三省一市”。

“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合肥都市圈的加入,可以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科技创新、产业转移相对接,协同效应更为明显。”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郁鸿胜说。

合肥都市圈

根据规划,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合肥都市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

年,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形成,随后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年4月10日,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七次会商会议举行,上述5地签署合肥都市圈合作框架协议,此举被认为标志着合肥都市圈战略正式启动。

数据显示,年,合肥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1亿元,财政收入.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亿元,均占安徽全省40%左右。

此外,内涵也更加丰富。比如,规划提到,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

“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之前中央已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不开发,城市群规划必然与这个理念衔接。从长三角内部来看,环太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也一直是重中之重,规划很好地呼应了这一点。”张学良说。

根据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要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成熟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以通关为例,目前仅江苏一地就有8万多家进出口企业,70%以上货物从上海口岸出口。实施通关一体化改革后,上海自贸区的贸易监管创新在区域内复制推广,使得企业的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

规划里还提到,要推进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张学良表示,都市圈这个概念,类似于美国的大都市区,它超越了行政边界的束缚,更多地由市场力量自发形成。比如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就涵盖了江浙两省的昆山、嘉善等城市,南京都市圈则辐射到了安徽的马鞍山等城市。

“原来讲都市圈,还是一小时的概念,随着长三角基础设施的完善,已经缩短到了半小时以内,比如昆山到上海高铁只要17分钟,这使得在都市圈的一个城市居住,另一个城市工作完全成为可能。”张学良说。

统计显示,长三角的经济总量占我国的20%左右,在国际上横向比较,和整个印度相当。

专家认为,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政府因势利导,到年长三角城市群完全有能力建设成和世界五大城市群(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并肩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关新闻

年9月26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安徽将作为长三角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在历经多年东向战略的磨砺后,安徽省正式迈入长三角省份行列,在交通、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等领域成为新一轮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示范及典型区域。

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以往作为“中四角”城市之一的合肥,如今正式淡出四角之列。将与杭州、南京并列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根据文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明确了安徽皖江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区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合芜蚌试验区将在自主创新中起示范作用。

合肥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明确

根据国务院《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

这样的表述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会合肥的地位,即与杭州、南京等并列成为长三角重要城市。

黄金水道:

拟提升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江苏沿江港口功能,加快芜湖、马鞍山、安庆、九江、黄石、荆州、宜昌、岳阳、泸州、宜宾等港口建设,完善集装箱、大宗散货、汽车滚装及江海中转运输系统。

安徽省将新建18座过江通道。加快马鞍山港、芜湖港、安庆港、合肥港、蚌埠港等主要港口集约化港区建设。

立体交通:

发挥合肥等干线机场作用,形成长江上、中、下游机场群。实施合肥等机场扩建工程,新建芜湖、蚌埠、亳州、宿州、滁州等机场。

建设商丘经合肥至杭州、郑州至合肥、合肥至九江等铁路。建设庐江至铜陵,六安经安庆至景德镇等铁路。实施皖赣等铁路扩能改造。

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建设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1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连通南北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

完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打造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城际铁路为主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

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宁波、南通为节点的“多三角”城际交通网。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通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安庆、淮南、蚌埠、滁洲等城市的放射状城际交通网。实现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

未来发展关键词:影响力、国际化、内核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将被打造成——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核经济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沿海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

创新驱动:

发挥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

新型城镇化:

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

对外开放:

加快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贵阳等中心城市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

专家:对安徽对合肥都是好事

“这次是中央层面首次明确地提出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这样的划分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选择。”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

专家说

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市场星报、合肥晚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zx/107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