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安徽滁州市民靳先生4岁的儿子患上了胰腺炎,医院接受治疗。为了向医生表示感谢,他包了个五千块的大红包。靳先生去结算医药费时,发现账户里多了五千块,这才明白过来,医生已经把红包里的钱充进了住院押金,让他十分感动。(11月17日澎湃新闻网)
医生为了患者家属放心,没有当面拒绝家属的红包,而是收下红包,过后将钱充进患者的账户中。如此退还红包的方式,其中的医者仁心值得肯定,结局也非常美好,很多人赞扬这样的做法,皆大欢喜。但美好的表象之下,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只是通过整体的效果来赞扬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架空了法律法规,这样的赞扬毫无价值。“两高”的司法解释明确把医务人员收受回扣认定为商业贿赂行为,医院也有相关规定禁止医生收受红包。所以,从细节来看,医生收红包这一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虽然是出于缓解患者家属心理压力的考虑,过后也以巧妙的方式退还。但我们不能假设每一个医生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收受红包,并且收了红包之后都会退还。因为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假设,一旦遇到更大的诱惑,谁敢保证医生还能像这样大公无私?
同样,对医生而言,为缓解患者家属的不安情绪,违规操作,则是脱离法理谈情理,无形之中,自己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收下了红包就是有违医德和法律,如果在医生自己退出红包之前被举报,最终坐实收受贿赂的罪名,那么,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不再重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徒增不少麻烦,争议之中也会加剧医患矛盾。
其次,这样的做法也会助长送红包的歪风邪气。给医生送一个红包,既能表达对医生的感谢之情,到最后也能退回来,这种情况下,送与不送之间,为了图个安心,多数人会选择后者。送红包变成了走过场,虚实之间,难免有人浑水摸鱼,败坏医疗环境。
其实,患者家属在手术前给医生送红包,就是希望借此获得更多 文/杨雄(西南科技大学) 回复以下关键词看往期精彩内容 评论大赛︱评论之星︱大赛︱大学生群︱我要投稿︱乔任梁︱郭德纲︱曹云金︱王宝强︱傅园慧︱评论女神︱评论男神︱红辣椒︱红辣椒评论︱红网评论︱屠呦呦︱诺贝尔奖︱时评之道︱时评︱研讨会︱时评研讨会︱佳作评选︱杂文︱评论员︱评论媛︱女作者︱女评论员︱时评家︱评论家︱杨国炜︱老鄢︱鄢烈山︱曹林︱评委︱佳作︱Baby︱杨颖︱投稿︱信箱︱文联主席︱熊艾春︱王兆山︱王言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zx/111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