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2省区市调整省级党政“一把手”15省迎纪委新书记

  年,既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九大召开之前的换届之年,全国31省区市各级领导班子开启换届工作。截至12月23日,全国已有22省区市省级党政主要领导发生调整,14省区市省级党委完成换届工作。

  

14省区市调整省级党委书记

20省区市省级政府“换帅”

  

  换届年,各级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头戏,关系执政骨干队伍建设的整体状况,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在地方政治生活中,党政主要领导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特殊角色、起着关键作用。换届中,选优配强党政主要领导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年,省级党政主要领导调整频繁,共14省区市调整省级党委书记,20省区市调整省长(市长、主席)。其中,陈全国系建国后首位担任过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干部。

 

  年省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调整中,异地交流和本地官员出任的比例相当。

新上任的14名省级党委书记中,7人系异地交流任职,7人系本地干部出任。

政府方面,20名新任的政府“一把手”(代理“一把手”)中,3人由中央“空降”,6人系异地交流任职,11人系本地干部出任。

  

  异地交流有利于加强不同省份间的沟通联系,非本地官员履新有利于改革创新,开创管理新格局;而本地官员出任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因为熟悉本省省情,工作能更快上手,当地发展也能延续本地长期规划。

  

  此外,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青海10省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由党委原书记兼任,书记调职后,亟待选举人大常委会主任。安徽省政协主席王明方因病逝世,该职位空缺待补。

  

14省区省级党委换届

“戎装常委”均未入选新班子

  

  年10月底,新一届地方党代会拉开序幕。截至12月23日,已有14省区党代会闭幕并完成党委换届,14名军方代表均未入选本省区新一届省级党委常委班子。其余17省区市党代会及换届工作将于年陆续展开。

  

  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纲要明确,要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党政正职培养选拔,保持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

  

  年14省区省级党委换届贯彻执行中央要求,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54.86岁,以“60后”为主力,保留部分“50后”领导,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捷成为全国首位“70后”省级党委常委。新入选的42名常委中,有11名博士。42人专业主要以经济管理为主,亦有工科、理科、文学等专业。

  

  在已换届的14省区中,除西藏外,其他省区省级党委常委班子均有女干部;内蒙古、广西、西藏、新疆四个民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干部接近半数,其他非民族自治地区,亦有不少少数民族干部。如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系苗族,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雷春美系畲族,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系回族。

  

15省区市调整省级纪委书记

半数由中央纪检系统空降

  

  十八大以来,中央铁腕反腐凝聚了党心民心。中央纪检系统的反腐能手也不断“空降”地方,主持地方纪委工作。

  

  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提名考察办法》”)。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同志曾表示,《提名考察办法》紧扣提名、考察作出规定,在干部来源上,明确要求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可以从纪检系统内和纪检系统外提名,纪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当交流任职。

  

  截至12月23日,年已有15省区市调整省级纪委书记。其中,内蒙古、江苏、福建、江西、山东、甘肃于10月集中调整省级纪委书记。新就任的15名省级纪委书记均按照《提名考察办法》规定来选任。6人来自纪检系统内,除邓修明(中央国家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原书记)外,5人由中央纪委“空降”地方;9人来自纪检系统外,其中,安徽省纪委书记刘惠、江西省纪委书记孙新阳曾有过地方纪委工作经验。15名省级纪委书记均符合交流任职要求,其中,7人由中央到地方交流任职,8人系异地交流任职。

注:文中相关数据均截至年12月23日

原题为《今年22省调整省级党政一把手15地迎纪委新书记》

??年地市调整“一把手”名领导履新

年是换届之年,根据中央及各地党委安排,年市县乡同级领导班子将实现同步换届。截至12月23日,全国31省区市共地市调整党政主要领导,名领导履新。除青海、宁夏外,29省区市的过半地市(区县)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调整。

换届年调整力度大19个省会城市“换帅”

年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每次全国党代会召开之前的一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集中换届。本轮省市县乡四级地方党委换届,是为十九大做“组织准备”,事关重大。各地要真正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作风实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

年初起,全国市县乡的地方党委换届工作陆续展开。截至12月23日,已有19个省会城市“换帅”,其中,长春、合肥、福州、郑州、成都、西安、兰州的市委书记、市长均获调整。13个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年内两度调整,分别为天津蓟县县委书记,山西吕梁市委书记,内蒙古呼伦贝尔书记、乌兰察布市市长,辽宁本溪市市长、营口市市长、铁岭市市长,黑龙江绥化市市长,安徽芜湖市委书记、滁州市委书记,河南平顶山市委书记,四川南充市市长,云南保山市市长。

目前,全国仍有16个地市“一把手”职务空缺。

32名干部交流任职2人升为正部级

年7月底,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培训班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与交流任职干部座谈时指出,“开展双向交流任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优化干部成长路径的举措,是保持领导机关和基层联系的途径。”

年地市方面共有21名双向交流干部履新。其中,10人由中央“空降”地方,11人由地方调中央履新。

近年来,异地交流任职已成为官员流动的一种常态。异地履新,一方面能总结各地的管理经验,发扬和共享好的地方主政方式方法;一方面能防止领导因长期本地任职而形成“小圈子”,抑制地方利益集团,利于防腐反腐。

年,有11名地市党政主要领导异地交流任职,其中两人升为正部级:浙江省委原常委、宁波市委原书记刘奇调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湖北省委原常委、武汉市委原书记阮成发调任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打虎拍蝇不手软20名地市“一把手”被查

年,中央“打虎拍蝇”的反腐工作力度依旧强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不能变。要冷静清醒,认清形势,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持续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中纪委刊文指出,当前领导干部违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混杂、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今明两年是换届之年,决不能让这样的人带病上岗,不能再放到要害岗位。截至12月23日,年已有20名地市党政主要领导被查处。内蒙古涉及的官员最多,共4名;辽宁、河南次之,分别有3名。其中,内蒙古乌兰察布、辽宁铁岭书记市长双双被查。

4名副省级领导被查,分别为时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的陈雪枫,时任宁波市市长的卢子跃,时任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的李嘉,时任济南市市长的杨鲁豫。

另外,铁岭市市长姜周当选市长当月即被查;天津红桥区委原书记张泉芬(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原书记李世镕、河南焦作市委原书记孙立坤、湖南衡阳市委原书记李亿龙、四川内江市委原书记杨松柏、辽宁葫芦岛市原市长戴炜均系在卸任原职务后被查。

(文中相关数据均截至年12月23日)

来源:人民网图解新闻瞭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zx/119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