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11月22日,安徽民企百强正式发布。榜单有哪些看点,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进行了解读。 一、入围门槛提高跨过60亿元门槛 安徽省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百强(以下简称“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由上年的55.30亿元增长至60.55亿元,增加5.25亿元,增长9.49%,实现了自年以来的稳步增长,近三年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分别跨越40亿元、50亿元、60亿元。 二、企业规模扩大联宝科技营收稳居第一 民企营收百强营收总额为.44亿元,较上年增加.76亿元,增长3.30%。53家企业营收总额超过亿元。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总额分别以.08亿元、.12亿元和.03亿元位居前三位。 民企营收百强资产总额为.53亿元,较上年增加.58亿元,增长6.60%。51家企业资产总额超过亿元。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乐富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位居前三位。 民企营收百强主要分布在28个行业,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分别以.82亿元、.77亿元、.69亿元,位居行业收入前三位。三大行业百强民企营收总额为.28亿元,占百强民企营收总额的40.05%。民企营收百强中,制造业民企营收总额达.12亿元,占比70.78%;利润总额.16亿元,占比74.16%;净利润总额.47亿元,占比74.64%。 三、创新能力增强科大讯飞研发实力最强 民企营收百强拥有研发人员4.83万人,较上年增加0.17万人,增长3.65%,研发人员在0人以上的企业有14家。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位居前三位。 民企营收百强研发投入为.33亿元,较上年增加60.55亿元,增长17.02%,研发费用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位居前三位。 民企营收百强拥有国内有效专利件,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件。25家企业设有3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机构;48家企业设有个省部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 四、光伏和新能源给力制造业发展强劲 制造业综合百强分布在23个制造业大类,入围企业数量排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营收总额排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制造业综合百强营收总额.36亿元,较上年增加.75亿元,增长6.67%;资产总额.29亿元,较上年增加.58亿元,增长8.21%;净资产总额.96亿元,较上年增加88.43亿元,增长2.26%。以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企业和智慧家电制造企业为主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强劲。 五、履行社会责任就业人数总体稳定 我省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民企营收百强纳税总额达.63亿元。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伟星置业有限公司、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纳税总额分别以36.33亿元、25.09亿元和18.92亿元位居前三位。 民企营收百强坚持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吸纳就业员工总数53.59万人,就业人数总体保持稳定。 六、区域发展特征明显合肥芜湖滁州位居前三 民企营收百强区域分布较为明显,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分别以39家、15家和10家入围企业位居前三位,三市入围企业营收总额分别为.58亿元、.21亿元和.76亿元,分别占民企营收百强营收总额的44.85%、13.38%和11.18%。 制造业综合百强榜单中,合肥市、滁州市、芜湖市分别以29家、13家和12家入围企业位居前三位,三市入围企业营收总额分别为.47亿元、.52亿元和1.58亿元,分别占制造业综合百强营收总额的39.12%、13.17%和12.95%。 服务业百强榜单中,合肥市、阜阳市、安庆市入围企业数量位居前三位。其中,合肥市有45家民企入围,阜阳市、安庆市各有11家企业入围。三市入围企业营收总额分别为.22亿元、.01亿元和.1亿元,分别占服务业百强营收总额的49.39%、10.1%和6.42%。 大皖新闻记者项磊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zx/145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