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和县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在社区矫正局设立法官工作室,通过开展判后答疑、案件回访、跟踪帮教、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方式,与多部门合力为矫正对象提供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就业培训、困难帮扶等服务,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和县在社区的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不到1%,大部分社区实现零重新犯罪。和县法院法官在帮教未成年矫正对象。陆忠飞摄完善机制注重实效李某在和县历阳镇经营一家麻辣烫店。年5月,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出李某在自制的汤料里添加罂粟壳,检验结果显示,抽检汤样中含有非食用原料罂粟壳所含的罂粟碱、那可丁、吗啡成分,属于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小组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中明确规定的有害非食品原料。李某被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元,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考虑到李某所实施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时间较短,情节较轻,又系初犯,确有悔罪表现,和县法院经委托司法局对其进行社区评估,最终判处其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3万元;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禁止李某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宣判后,李某接受社区矫正。和县法院对缓刑人员判决禁止令的不多,判决是否执行到位,关系到法律的权威。承办法官两次对李某进行回访,了解他的生活状况,提醒他在自觉接受社区矫正的同时,一定要遵守禁止令的内容,不能一错再错。李某表示自己能够严格按照禁止令的要求,在缓刑期内绝不参与食品生产加工。今年8月初,承办法官再次回访李某。禁止令期满后,李某回到厨师岗位,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坚持把食品生产加工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以好厨艺赢得客户的重新认可。据介绍,自年3月施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来,到今年7年底,和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人,已解除矫正人,现有矫正人员人。“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压力凸显,如果不及时形成合力对特殊人群进行有效管理,有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也影响社区矫正的效果。”和县法院院长徐根周说,“我们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对重点矫正对象开展回访、帮教工作,营造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氛围,促进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从审前、庭中到判后、帮扶等阶段,和县法院都有一套完备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阶段的有效衔接。在庭审前,委托司法局对被告人开展社会调查,详细了解被告人家庭、成长、学习、工作等情况,法院结合案情,对司法局提供的评议意见进行综合考量,并决定是否适用非监禁刑。庭审结束,法官会对判处缓刑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对未成年被告人,邀请家长、老师等一起进行帮教。和县法院专门在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局设立法官工作室,派员定期驻点办公,配合司法局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生效法律文书宣告工作,协助建立矫正档案;积极发挥判后答疑、判后谈心机制作用,为社区矫正局把握矫正对象判后心理动态、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人格提供建议和帮助。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积极尝试开展针对其身心特点的矫正活动,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帮助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对矫正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工作,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服刑意识,使之有效地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预防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对违规严重的矫正对象,依法调查核实,实施惩戒。迄今为止,和县在社区的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不到1%,大部分社区实现零重新犯罪。心理疏导触动内心7月1日,和县法院刑庭法官和马鞍山正阳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来到设立在和县社区矫正局的法官工作室。和县社区矫正局局长沈付波带着小夏、小程两名接受矫正的未成年人已在法官工作室等候。“小程,小夏,最近都忙些什么呢?”庭长李圣梅关切地问道。“李法官,我最近找了一份工作,帮别人开吊机。”小夏抢着回答,“有空的时候,我就学习社区矫正局发给我的法律知识书,按规定来报到。”小程低着头,瓮声瓮气地说:“我就待在家里,有时帮妈妈干点家务活。”李圣梅向两个孩子介绍:“这位是心理咨询师戴玲老师,是我们法院专门请来给你们上一堂心理辅导课。”经过一番沟通后,戴玲说:“小程,你画一张风景画可以吗?”小程沉默许久,没有动笔。“你会画树吗?你随便画一棵树吧。”小程选择了红色水笔,先画了一个树干,之后勾勒出树的大体形状,没有树叶,更没有果实。戴玲接过画,微微一笑:“小程,你画的树,和窗外的树相比较,有哪些区别?”“我画的树只有树干、树枝,外面的树又粗又大,树叶很茂密。”戴玲柔声细语地对小程说:“一棵树要成材,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充足养分,更要对它进行精心呵护……小程,你想改变自己单调、呆板的生活,不能怕劳动怕辛苦,必须趁着年轻,学习一门技艺,自力更生,才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今年未满17岁的小程,生长在单亲家庭,靠妈妈一个人务农支撑家,经济一直比较拮据。去年9月,小程为了能有钱买零食,半个月连续6次潜入商店、小区偷窃,偷得现金、香烟、电动车等财物,还划破一辆汽车顶棚,进入车内偷了十来元现金和一盒口香糖。小程犯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小程犯罪,给妈妈打击最大。“小程,你明年就要满18岁,将是成年人了,你妈妈抚养你长大非常不容易。现在按规定,你在家接受社区矫正,但你千万不能闲着,要多帮妈妈干活,双手可以创造财富,劳动可以换来未来。”李圣梅语重心长地对小程说。小程抬起埋着的头,连声回答好的,好的。戴玲、李圣梅和小程约了下次心理咨询的时间。据戴玲介绍,绘画可以突破陌生人语言交流的局限,投射出被测试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性格倾向等情况,从一个侧面判定矫正人员身心健康与否。“针对一些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未成年犯,我们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真诚开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教,激励他们彻底悔过自新。”李圣梅说。“李庭长、戴医生,你们的尝试,为我们社区矫正工作增添了动力和底气。很希望通过心理疏导,培养未成年矫正人员的健康心理。”沈付波说,“我们找个机会去小程家走访下,努力帮助他在矫正期满后,积极生活,融入社会。”回访帮教真情感化和县法院法官坚持对矫正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帮教,了解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督促他们真心悔罪,引导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17岁的小夏在外地上学,去年夏天,他回和县过暑假,初中同学小段和黄某在QQ上发生纠纷,邀集一帮人打架。小夏出于讲义气,参与持械斗殴,犯了聚众斗殴罪,于今年3月被和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宣判后,法官专门对小夏进行了教育。小夏的母亲在社区矫正告知书和保证书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要把被判缓刑的儿子接回家,送他到学校继续上课。按照规定,凡和县籍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人员,必须接受社区矫正。考虑到小夏是冲动型犯罪,没有前科,在外地上学等情况,和县法院和社区矫正局经充分论证,同意他回校上学,要求他每周向社区矫正管教人员电话报告思想情况,每半个月写一篇思想汇报,并在指定日期向社区矫正办公室报到。8月2日,得知小夏放假回家,和县法院刑庭法官和社区矫正管教人员前往小夏家中回访帮教。小夏的家简陋、狭小,但窗明几净,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文化课、法律、小说、期刊等书籍。小夏的母亲紧紧握住李圣梅的手说:“为了养家,我在别人开的服装店当营业员,上班时间长,很少与儿子沟通,很长时间他不愿与我交流。感谢你们在法庭上对他的教育,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现在他主动和我说话。我感觉他突然间长大了,生活、学习都有规律,不但自己的事自己干,而且还帮我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今天的窗户玻璃就是他擦的。”小夏汇报了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交友情况。他坐在床沿上,默默地抬起头说:“是你们让我知晓遵纪守法的重要,让我懂得要尊敬父母和他人,我一定吸取教训,努力做一个让你们放心、父母喜欢、老师认可的好孩子、好学生。”法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小夏母亲说,我们共同努力,打开他的心门,走进他的心里,就能将他从过去的阴影里拉出来。(周瑞平唐云飞)来源:人民法院报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zx/21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