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网信办主任

汪家驷

“局长主任微访谈”是《网络传播》杂志全新推出的原创栏目,将陆续播发对中央网信办各局局长及各省网信办主任的微访谈,讲述他们与互联网的故事、传递他们的互联网管理理念、分享他们对互联网未来的期冀。

7月9日,

网络传播杂志微访谈,带我们走进安徽省委网信办主任汪家驷的网络视野。

1对互联网有怎样的认识?

汪家驷: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没有互联网不可想象。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问题。在我国,互联网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可以说,如何建好、用好、管好互联网,带给了我们很多现实的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安徽在互联网舆论引导方面有什么做法?

汪家驷:我们着力加强对思想理论动态和社会舆论动态的定期跟踪、深度研究,努力为党立言、为党担当、为党发声、为党亮剑。从去年底开始,重点在全国打响“安轩平”“宛新平”两大评论品牌。目前,“安轩平”署名文章已推出《争做“新常态”下的“好网民”》《中国好网民应有哪些标准》《文艺服务人民须破三大陋习》《让新媒体人士展现更多正能量》等6篇,在《安徽日报》《环球时报》发表后,又被全国各大网站和“两微一端”迅速转发,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署名“宛新平”文章已推出《媒体莫做网络情绪的助燃剂》《别只祭先祖不祭先烈》等77篇,均在中安在线网站首页重磅推出,取得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3从事互联网管理工作最大的感触是?

汪家驷:互联网存在海量信息,舆情突发突变。作为互联网管理工作者,增强发现力应是最重要的职责和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网上舆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科学研判、妥善处置。尤其是一些苗头性信息,要有敏锐眼光,通过及时捕捉,将其尽快解决在萌芽之中。绝不能让小事炒大,大事炒炸,甚至把好事变成麻烦事,变得不可收拾。更不能让一些敏感舆情发酵和升级,干扰大局,动摇人心,影响稳定。

4网上舆论引导最应注重解决什么问题?

汪家驷:互联网是一个眼球场。网上报道和文章能否想吸引人,关键就是看是否有好的文风。文风不好,网民就不愿意点击,报道和文章也就难以产生影响力。今年求是网首发了我的一篇文章《跟总书记学习改文风》,文章分析了当前文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对如何改进文风提出了6个方面思考,将好的文风概括为7条,即:疏导而不说教,简洁而不累赘,易懂而不简陋,犀利而不尖刻,深刻而不深奥,平和而不平淡,生动而不僵硬。

5对未来互联网管理工作的畅想?

汪家驷: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从年至今,就互联网现状、发展、管理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就一定能够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使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网络空间更清朗。

主任故事让汪家驷印象深刻的一则舆情

年6月1日,网上爆料称,涡阳县一个80多岁无儿无女的瞎老太,双脚受伤,村里无人过问,只有人给些简单的食物,所发配图惨状骇人,引起网民愤慨。

汪家驷在接到网上监控报告后,立即要求核查老人身份并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抓紧救助。6月2日,县乡两级找到老人后,发现她脚部伤口感染严重,医院治疗。待老人康复,当地政府又将她转入镇敬老院集中供养,妥善照顾其生活。整个救助过程通过人民网进行了播报,得到了网民们的点赞。

这次对网络舆情的准确监控和快速反应,及时有力地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同时快速有效地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的负面舆情危机,充分发挥了利用互联网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zx/94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