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91126/7640572.html 北京:9月底前实现国地税业务“一窗通办” 8月1日,“实名制办税”将在北京全市推行;9月底前,全市纳税人将可实现在一个大厅同时办理国税和地税业务。
为提升国、地税涉税事项办理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北京市国税局、地税局通过互设窗口、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互设自助办税终端、互相委托代征等方式深度整合北京市办税服务厅资源,推进“一厅办理、一窗通办”的梦想走进现实。
截至目前,通州区、平谷区、顺义区、门头沟区、大兴区等14个地区已通过共同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互设窗口或共建办税服务厅,实现了国、地税办税服务厅联合。顺义、石景山联合办税服务厅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年内对外办公。
按照全市的相关部署,各区国税局、地税局都要制定本地区办税服务厅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年6月底前至少实现1种合作共建形式;年9月底前,要实现共建办税服务厅或共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个大厅可同时办理国税、地税业务。
办税也要“实名制”。自年3月1日起,办税人员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需要“亮明身份”。“办税人员可以在任一实体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的同时,采集身份信息。已领取数字证书的纳税人,其办税人员也可以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进行身份信息采集。国地税将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交换办税人员身份信息。”北京市国税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北:国地税精心实施主动作为加快释放改革红利 5月18日,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组织召开营改增工作座谈会。他强调,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既有利于通过结构性减税增强市场主体的发展动力,又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营改增相关问题专题座谈会精神,结合湖北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
从5月1日开始,全省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开始实行“营改增”纳税。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以来,省财政厅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全省各级国税地税部门协同作战,在数据移交、纳税服务、委托代征、信息互通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改革整体运行平稳。
座谈会前,王国生来到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实地了解营改增工作进展,考察“金税三期”工程为营改增提供技术保障、简化办税流程的措施,询问基层征纳单位反映的问题,及营改增后企业税负降低、业务量增减变化、分区域分行业税源结构等实时变化信息。座谈会上,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负责人汇报了营改增改革推进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王国生对前阶段的营改增工作表示肯定。 安徽:把营改增试点时期作为国地税合作的“蜜月期” 图为国税人员在地税营改增代征窗口查看系统运行情况
近日,在推进营改增改革的关键时期,安徽省国税局、地税局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期间进一步加强合作问题。会议一致认为,营改增试点需要国税、地税深入合作,把营改增作为国地税合作最精彩的展示,把营改增试点时期作为国地税合作的“蜜月期”,合力夺取营改增战役阶段性胜利。
双方议定,在营改增试点期间国地税合作做到五个“更加”。指挥调度更加一致。成立国税、地税营改增协调小组,按照“政出一门、快速反应、高效运行”的原则,共同研究营改增试点工作,解决试点期间可能出现的国税、地税衔接问题。关键节点更加到位。细化地税部门代征税款和代开发票工作安排,确保每一个关键任务落实到位。4月28日前,确保网络互联互通、税务局端系统安装升级和配置、特定征收部门登记、税控专用设备发行、增值税发票发放五个到位;5月1日前,确保每位代征人员操作及政策培训到位,制定预约纳税人工作方案;4月25日至5月10日,国税业务技术骨干和服务单位技术人员进驻地税机关代征点,配合地税机关开展代征和代开发票工作。发票管理更加精细。国税部门对地税部门进行增值税发票管理的专门培训,确保发票运输、保管安全。征管衔接更加顺畅。对纳税人领用发票、税控装置、营业税清欠、非正常户管理、车船税代征等具体征管工作,逐项确定对接要求。联合办税更加深入。因地制宜,采取互设办税窗口、共同进驻、共建大厅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国地税合作办税的范围。
双方议定,在营改增试点后国地税合作做到五个“共同”。共同合作征收税款。采取国地税相互委托代征税款、联合办税等方式,实现国地税全面合作征收税款,并保障技术支撑手段到位。共同开发网上办税平台。借助社会云平台资源,联合研发涵盖国税地税所有网上办税业务、互认国地税CA证书的网上办税平台,实现纳税人登录一个平台、办理两家业务,采集一次信息、两家共享使用。共同实施进户稽查。认真落实《安徽省国、地税联合稽查实施办法》,避免多头下户、重复调账,最大限度降低稽查给纳税人带来的不便。共同推动《安徽省税收保障办法》出台。积极推动省政府出台税收保障办法,为构建税收共治格局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健全信息共享和部门合作机制。共同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国地税统一规范的信息交换平台,共享双方内部涉税信息,联合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不断提高信息管税能力。 江苏苏州:国地税互设窗口提升“营改增”便利度 近期,针对纳税人的需求,江苏省苏州市国税局将窗口开设到苏州地税局的办税服务厅,办理发票领用、发票代开以及发票数量调整等纳税人急需的业务。这意味着“营改增”全面推开以后,原营业税纳税人都可以继续到熟悉的地税机关办理涉税事宜,获得国税局办税厅无差别的服务。
“营改增”之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与主税种分属国地税两个税务机关征管,为避免“纳税人两边跑、税务两边征”,互设窗口成为国地税“营改增”合作的重要一步。此前,苏州市地税局已在市国税办税厅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主要开展个人发票代开、地方税费征收等通办业务。截至4月底,已联合采集企业三类人员(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员)身份信息人次,征收个人所得税、地方税费附加.6万元。“营改增”全面扩围后,原营业税纳税人可以选择在熟悉的地税局或国税局办税厅办理涉税事宜。取一个号,可以同时办理国、地税两家的涉税事宜,尤其是对于苏州的“营改增”企业来说,真的挺方便。
在“营改增”全面推行合作过程中,苏州市国地税部门整合了办税流程中的差异和矛盾,从纳税人需求角度出发,节约征纳双方办税成本,采用“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的服务模式,减少纸质资料报送,合并重复审批流程,规定限时办理期限,已累计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2万余小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fz/123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