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3《新闻直播间》以《高回扣下的高药价》为主题,全天候整点滚动播出, 央视新闻和人民新闻在微博上也发布了多条微博,年岁末,医药代表和医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历时8个月,辗转上海、湖南两地,实地蹲点6家医院,暗访上海4家医院近百名代表,记者偷拍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仔细看下全天的报道,也许能对行业形势有个更清晰的判断。 药品成本价和销售价之间的空间已经是老话题了,这次央视也拿出了一些例子,一些药企上榜了。 有网友说如果算成本,央视广告的利润空间是最大的,占据了全球第三大广告市场25%的份额啊。 当然,还有一些让代表觉得受歧视,医生的脸都做了隐私处理,而暗访的代表的脸部完全没有任何遮挡处理。 医生感觉受伤害更大 因为涉及到自身,医药代表感觉央视满满的敌意,其实从受影响范围来看,医生拿回扣更容易成为公众焦点,有人说央视这个报道也许是压倒中国医生形象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公众评论则表现了更多对医生拿回扣的理解,不像过去一边倒的骂医生,也许这几年社交网络的发达让公众了解了更多真相。 随便贴几个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下的评论: 应该采访一下医护人员的真实收入,劳动强度,风险系数,深度挖掘一下这个国家对医护人员的分配制度。这是公开的秘密,有何采访价值呢?只能让大家更仇恨医生护士。 药品都零差价了,还在这误导人,转移矛盾。医院自负盈亏,你拨款了?医院那么多人不吃饭了?医院价格都是物价局定的,嫌贵,去物价局,别嚷嚷着谁谁收钱了 真是日了狗了,卫计委和央视有没有人性啊,什么叫医疗乱象在医不在药,和着都是医生的错,医生都是丧尽天良,这么逼医生有意思嘛?您一点没错,您管的好,政策好,都是医生他奶奶的不是人!甩包袱是不,要给你鼓掌不? 这么好的题材八个月就给出这种皮毛报道,央视的新闻真是堕落到这种层次了。本来还想着有什么深层次的挖掘,结果…失望。事实不代表真相,事实是个零散的拼图,你既然要调查真相那就该尽可能把拼图找齐拼起来啊!瞎子摸象你就摸了一个尾巴就说大象是细长的。再见吧您内! 成本几毛钱一个的橙子,农民卖成一块钱一个,最终做成果汁四块钱一瓶,物价局定价为五块钱一瓶,商店老板根据物价局规定卖五块钱一瓶,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回扣自己收了…你没觉得商店老板很可耻吗? 央视的结论:肯定三明医改,探索三医联动改革 从央视官方微博及央视新闻直播间的几条报道标题来看,很容易看出央视的逻辑: 从医药代表送回扣,到病根在医生,再到所谓的药价低成本,最后三医医改的操盘手詹积富主任出场讲话,央视成功的对公众进行了一次“社会教育”,医改会继续推进,医生继续背锅,医院方也许会再抓几个小代表,年初即将开始,轮回依旧,只是不知道百姓看病能否真的省钱,企业能否良性发展,医生、医药代表能否回归他应有的职业形象。 行业整顿开始,医药推广将更为艰难 和大家预期的一样,央视报道后,涉及到的上海、湖南两地卫生主管部门不敢怠慢,已经快速响应,下午就就向公众表明态度及部署整治行动,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已经指示成立专门调查组,医院展开调查,严肃处理。目前,医院已对一名医生停职,并从今晚起自查。同时,近日省卫计委将组织全省医院进行自查自纠自律。 而上海卫计委官方微博 健康上海也表示,医院核查,并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理。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么加入一个团队,要么组建一个团队,共同发展,才有能力跟上趋势与时代的步伐,才能成为赢家! 来吧,麦斯康莱大舞台已为您搭好,期待有共同理念的你加盟,专注服务中国医药市场,助推行业发展!! 招募岗位区域:(安徽、湖南、山东、云广贵、江西、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山西、津京、广东、四川、福建、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等) 1、省分公司总经理20名; 2、临床事业部总经理20名; 3、OTC事业部总经理20名; 4、基层事业部总经理20名; 5、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20名; 6、医疗器械事业部总经理20名; 同时招募事业部合伙人若干(拥有区域终端资源的自然人或公司) 加盟条件: 1、完全认同麦斯康莱运作理念 2、医药行业工作8年以上 3、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分公司总经理驻省会城市 4、有创业心,热忠服务于医药行业 5、有当地医药商业、零售工业资源,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加盟你将获得: 1、麦斯康莱合作工业的优质产品资源 2、麦斯康莱专业的营销咨询策划方案与市场扶持 3、凯思汇咖啡加盟权(俱乐部线下活动场所) 4、麦斯康莱全国项目的省级落地平台 5、麦斯康莱产品经营分红与咨询管理项目收益 6、医药人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