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这一轮令人诧异的牛市中,一些曾买进核电概念股的投资者因为它们涨得太高了而提早清仓。但这些概念股却以涨得“不可理喻”的行动来证明这些股民的做法是错误的。它们中有的甚至在一年时间里翻了差不多十倍。 这种涨势似乎带有某种“报复性”。因为它们曾受到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打击而越走越低。 但现在,中国核电再次迎来了新的时代。5月7日,在福建福清核电站响起的汽笛声中,来自国家核电主管部门和福建省政府的高官以及核电企业的高层们,正在庆祝该核电站第5号机组的正式开工。这是今年新核准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意味着中国核电正式解冻。 年以来,核电再启在国内被广泛地呼吁和重申。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在今年5月份的第三届能源论坛上透露:“今年国内争取新核准开工8台左右的核电机组。” 对官方公开信息进行梳理发现,如果刘宝华的说法能够实现,那么今年将是中国30年历史上核电开工最多的一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以来,中国仅有5台核电机组投入建设。 四年后的春天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或暂停前期已开工的项目,并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检查。一年后,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政策。 在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年)》(下称《计划》)提出,“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到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万千瓦以上。”这为中国核电再次启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内地共有在运核电机组23台、在建核电机组27台,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其中,这23台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总装机规模为万千瓦。“这意味着,年之前,我国至少还要新建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平均每年开工5至6台,每年新增投资在亿元左右。”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曾经说。 “福岛事故三年后的今天,业界开始感悟到国内新的核电发展春天的气息。”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年会上,上海电气核电部总工程师缪德明这样说。 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曾是福岛核电事故的间接“受害者”。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订单骤减、产能过剩,市场有低价竞争之忧。而低价竞争对成本控制、投资回报带来压力,对技术开发、人才留驻带来挑战。福岛核电事故的打击力量之大,以至于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甚至还处于“等待恢复正常”之中。 “福岛核电事故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回想当年,国内某家核电装备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说,受该事故影响,公司的核电装备订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利润大幅下滑。 从年到福岛核电事故之前,中国核电市场正热火朝天。业内当时的共识是,核电市场发展规模是每年开建10至12套百万千瓦机组。以上海电气为例,该公司的核电主设备订单,当时以每年亿左右的增量收入囊中。那时候,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核电市场目不暇接”,甚至“接单接到手软”。 有望内地上市 现在,中国已经再次走上了核电建设的快车道,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将再次迎来“核电市场目不暇接”的春天。 根据国家能源局刘宝华介绍,中国已经形成了上海、四川、黑龙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和中国一重等核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纷纷表示,它们已经做好了为中国核电项目提供设备的准备。 “为了供货,我们现在都是加班加点的。”上述一家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我们现在的订单是满满的,终于有米下锅了。以后的订单将会更多,因为我们国家肯定还要发展核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核电企业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今年5月22日,证监会在白癜风什么药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