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个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老师发来1

放假了,一个班主任给家长发了一则短信:

不管成绩怎样,没有甚么优生差生的区分。家长们知道,每个小孩都是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紧盯他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仔细庇护,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或许你的种子永久都不开花,由于他是1棵参天大树。

我国有这样一名老师,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京大学,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

他也是1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良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

以下是王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强烈建议每位父母花约三分钟时间浏览,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不浅!

0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0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极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爽利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04.贫困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不是越贫困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堕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0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害。

0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晓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乃至不晓得善待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具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0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08.父母需要承当教育孩子的,不过,也不要由于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感伤害他人,太有感伤害自己。”

09.如果孩子1哭闹父母就赶忙抱起孩子,那末,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常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敏捷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情。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末,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末,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渐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去掉可能感染的各种污秽,培养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身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期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豪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豪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常常吃大亏,由于他被他人讨厌。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由于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情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末,这个孩子在小学要末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末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常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1是和孩子一起进餐,2是约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约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3是给孩子讲故事并约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进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约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浏览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浏览,尽早养成毕生浏览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完全腐化,完全腐化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3岁而立”。孩子3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当做的,当尽力去做。

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或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讨厌,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模样很使人讨厌。

25.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知你,那末,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6.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旁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旁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旁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7.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没必要太在乎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情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情却自私,缺少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8.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火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火伴也十分挑剔,或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他人很不一样,那末,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29.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火伴,在孩子没有构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感染同伴的坏习惯。

30.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堕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2.告知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久成绩好。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家长和孩子就像两颗彼此分离又相互靠近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遮挡风沙,也要给小树留下足够的空间,感受阳光,呼吸空气。这样小树才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舒展,茁壮成长。太靠近大树的小树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而阔别大树的小树却要去独自地抵挡风沙,虽坚强非常却又极易扭曲或夭折。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女人为何需要性生活?看完震惊了!

男人女人都一定要看









































北京什么医院是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mt/9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