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发展的各种新常态,加上金融改革的大力推进,倒逼着银行业步入新的转型期。也正因此,催生了银行同业业务的迅猛发展,这一点无论是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户机构数量的大幅增涨还是由机构业务从简单的同业拆借、票据贴现等向繁杂的委外、通道等创新产品的大举进军都足以证明。 但通过研读《中国银监会安徽银监局办公室关于辖内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有关情况的通报》皖银监办发()一文不难看出: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过快、过猛,甚至有少数机构急于“弯道超车”,在同业业务上表现较为激进。与此相伴的一系列的潜在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地积聚着,主要包括: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水平不相匹配、制度建设和执行存在不足、防范业务风险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日渐凸显,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抓好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风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水平不相匹配 二0一六年上半年全省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增幅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幅近11个百分点;非标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近80%的机构开展了非标资产投资业务,非标资产较年初增幅为74.46%;同时流动性指标在大幅下滑,个别机构同业负债业务对市场依存度超过30%。 通过这一串数字不难看出:这些机构的同业业务有一个共同点:开办时间不长、总资产规模不太、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同业业务治理体系缺失、内控机制尚不健全、非标业务增长过快、甚至有机构逾越资质限制,触及监管底线等。 (二)制度建设和执行存在不足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大部分都是开办时间不长,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阶段,正因其发展时间短、专业人才缺乏,所以对有关监管政策的理解、操作规程的制订或多或少存在理解不透或者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具体包括:同业业务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同业业务的审批、会计处理、资金清算等流程和分工上不具体,甚至存在兼岗,相关政策和流程缺乏系统控制;部分机构的部门和人员设置存在问题,存在交易员恶意交易的风险隐患。 (三)防范风险能力不强 笔者认为同业业务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因同业业务单笔金额巨大(一般以亿为单位)且进出周转频率高,速度加“块头”决定了上述五大风险不可小觑其一。 以流动性风险为例:银行间市场资金宽松与否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诸如汇率波动、缴税、MPA等等任一个消息或者事件都足以让资金面瞬间紧张。每次趋紧,都或多或少有机构中奖--违约,而且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因为它的流动性风险防控能力、消息来源、市场研判、再融资能力等等相比大银行而言非常有限。 一旦发生违约,轻则是经济处罚,重则牵连到监管准入、市场黑名单限制等多层次的严重损失。 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认清形式,理清业务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根在农村,应始终坚持支持“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在金融改革当下,从产品创新、改进客户服务方式、健全营销服务网络等措施守住自己的领地。 在满足地方信贷需求后,按照先学习他行的同业投资经验,再结合自身的资金实力、监管政策、团队建设等情况制订合理的业务发展目标,沿着“先学习培训再上岗操作、先利率债再信用债、先基本交易再复杂交易、先与银行交易再与其他机构交易”的路径,有序开展同业业务,让业务发展回归理性,切不可急功近利。 (二)制度先行,完善同业管理体系 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监管部门文件要求,修订并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体系,促进同业业务健康发展。同时严格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大拨备和资本计提,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 不断完善同业业务授信管理制度建设,并将同业授信类业务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授信业务。依据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交易对手评级机制,设定百分制评分办法,并参考国际与国内规模大、资质高、影响广的评级机构对目标交易对手的历史评级结果,细致分析、认真研判、客观评定交易对手分值,并依评价总分值,合理归入不同等级类别。科学运用评价等级,依等级设置交易范围、授信额度等有区别的交易策略。 (三)强化同业业务风险管理 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诸如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因条件等限制难以提前预知并加以防范,但笔者认为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可以通过提前部署、积极应对以达到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1.平头寸是第一要务 笔者认为主动管理流动性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同业业务期限与结构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使同业业务负债筹措与资产运用高效匹配稳健运行;二是通过不断提升识别和防控潜在流动性风险隐患的能力,探索同业业务运行的规律,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资金运用中的流动性风险,力争弱化自身与市场流动性的正相关程度。理和业务结构性限额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确保流力争建立流动性限额管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可控。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合理匹配同业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保持一定量的双向余额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弹性空间。 2.设置多道防线,让操作风险可控 通过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票据诈骗案件,更进一步证实了操作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就一定存在操作风险。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从业人员很少经过专门培训,都是直接上岗操作、边学边干,其从业经验和各种专业知识明显不够,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种类名称繁多的交易项目、变幻莫测的交易结构等新情况,难以保持头脑清醒与合规有序的操作。 因此笔者认为员工的内部操作风险采取三道风险管控防线。业务发起岗是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依据业务管理办法与操作流程,对每笔交易的操作风险防范负有第一责任;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设置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二条防线,由其制定操作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办法,合理设定风险控制的各种限制性或警示性指标,对操作风险防控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内审部门是操作风险防控的第三道防线,将部门审计与其他内外部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纳入到操作风险管理台帐,构筑起操作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操作风险防控负有监督检查责任。 作者:青阳农村商业银行胡森鹏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czjr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sh/22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