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孟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能令人对风景如画的江南生发无限遐想,而宿松县知名画家王孟鸣则坚持通过另一种艺术方式表达多彩的江南,站在他创作的一幅幅水彩画前,你就仿佛徜徉在荷叶田田的水乡、烟雨迷蒙的山村、亭阁回环的洞天……王孟鸣画作 水彩画有着诗的意境,如何把诗性发挥到极致,这一直是王孟鸣先生不懈的艺术追求。 为提高绘画艺术造诣,王孟鸣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自然、体察民间,不断激发创作灵感,吸取创作养分,积累创作素材。纵观他的人生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从大学生到下放知青,从文化单位干部到下派扶贫干部,再从外出创业者到民办教育掌门人,一路走来,他矢志不渝地在绘画艺术的田野里默默耕耘,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孟鸣画作 谈到三年知青、三年下派扶贫干部的人生经历,已近耳顺之年的王孟鸣说,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看似简单的经历,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洗礼,使他对广袤的乡村大地充满了情感和无限敬畏,也为他找到了创作的方向。怪不得,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些风光如诗如画的乡村大地。取材于该县破凉镇境内的车马河的水彩画作《车马河的月夜》,皎洁的圆月,蓝色的夜空,在河堤上的那一棵棵粗壮而光着枝桠的树木,简单的元素丰满了车马河宁静的夜晚,特别是他在这幅画的立意、构图、造型中,通过一轮圆月定格在大树的枝头,仅露出大半张脸,以唤起读者的联想来体察画中所蕴含的深义,使观者在品味中产生艺术的共鸣。画作:车马河的月夜 水彩画作品《大山之恋》是王孟鸣先生下派挂职期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他下派挂职担任扶贫干部的北浴乡迎宾村,位于皖鄂交界的大别山深处,这里植被丰富,环境优雅,民风淳朴。他以浓淡相间的笔墨,通过描绘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山峰、树木、房舍和耕地,把具有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迎宾村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了他对山乡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 画作:大山之恋 王孟鸣作为一名扎根山乡的画家,他对大自然的神韵情有独钟,在把创作的视角瞄准家乡风土人情、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延伸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广阔空间,他创作的《海之舞》、《丝绸之路》、《雪域晨曦》、《原野》,都不乏异域风情。他通过描绘家乡的草木关切和祖国的河山敬畏,充分表达了一个画家的家国情怀。在他的笔下,山水之美,村庄之美,生活之美,都是那么自然、真切,有灵气,像山中的一汪清泉,像清晨的一滴露珠,以一种非常温馨、纯粹的方式,从纸上流淌出来,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画作:丝绸之路 王孟鸣用笔奔放,刚柔并济,舒展的画面和生动的细节刻画,描绘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旋律,静中寓动;他善于捕捉自然界景物的特点,善于发现隐秘的内在美,使作品呈现出苦心孤诣的艺术意境。他的水彩画作品《山乡牧歌》,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特点,在绵绵大山之间,河流隐现;在河流的岸边,树木参天;在树林里,那手挥竹竿、骑牛悠然的牧童……那是多少过来人的美好回忆,以及新生态陌生的向往。 画作:山乡牧歌 艺贵精进,更贵坚持,王孟鸣就是一个对绘画创作充满激情和热情的人。30年来,他笔耕不辍,坚持外出写生、速写,特别是走上民办教育发展道路后,在打理繁重而琐碎的教育管理事务的同时,坚持利用节假日、夜晚休息时间,潜心钻研水彩画技艺和专业创作。仅今年,创作的幅水彩画作品中,《山乡》和《江山》入展年首届安徽省新徽派钢笔画大展。王孟鸣画作 “我在作画的过程中,思考更多的是对语言的纯化和对形式上的追求,不再是简单的对生活的描摹,我以此寻找对生活的记忆和感悟……”这是王孟鸣秉持的创作理念。 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新徽派钢笔画学会副会长的王孟鸣,在水彩画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中国著名钢笔画家、安徽省钢笔画协会会长杜成垠这样评价,“王孟鸣的创作经验丰富、作品生活气息浓郁,绘画感极强,水色淋漓,诗情画意,特别是将水彩和钢笔画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卓有成效,创作出了诗意盎然的作品,不愧是大自然的歌者”。王孟鸣画作 原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章飚对王孟鸣的创作成就也作出了高度评价,他说:“王孟鸣先生的水彩画吸收了西方的现代、奔放和梦幻等优点,不留痕迹地将家乡那些极其平凡的景物注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诗化,并统一地编排成一组组动人的画面,这些画面能拨动观众对美好生活追忆的心弦……”王孟鸣画作 水彩入画诗意浓,此生只在画意中。祝愿王孟鸣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创作出更多让画界为之惊异的作品,这也是省内外许多“王粉”的共同期待。 欢迎广大文化爱好者、创作者踊跃投稿: qq.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sh/90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