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格物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与同学们

谈谈青春梦想

百年澄中人文蔚起

蔡枫博士

  澄海中学98届校友,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兼任澄海中学深圳校友会副会长、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理事等职。

致全体澄海学子:

  同学们,你们好!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让我们的春春梦想穿越现实的蔽障,飞向高处;脚踏实地,让我们的青春岁月跨越地域的局限,走向远方。

仰望星空,让世界变大

  

  北京大学曾经制作了一部励志微电影《星空日记》,讲述一个北大男生梦想摘星星的故事。里面有两句台词引起我的共鸣。一句说“只要抬头望着星空,世界就会变得好大好大”,另一句说“不是现实支持了你的梦想,而是梦想支持了你的现实”。回望我的求学之路,回忆我身边学有所成的人,的确如此。梦想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进。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年吧,我随家人到广州度假。当时豪华的白天鹅宾馆和“高耸入云天”的广东电视台大楼完全颠覆了我童年的空间认知。我特别喜欢站在马路边,仰着头,计算着这些摩天大楼的层高,对远处充满着无限的向往。那时候,我的父亲常常对我说,要有作为,必须走出海滨邹鲁之地,到大城市上大学。于是,“到大城市上大学”成了我前青春期的第一个梦想。

  年,我来到深圳读大学。当时,人们并不看好深圳。但很快地,我喜欢上这个城市。她富有青春活力,富有国际胸怀,充满着梦想和传奇,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我还清晰地记得,大学入学的第一天,到深圳大学文学院报到的时候,我深深地被走廊里悬挂的师资宣传牌所吸引。我看到了不少书刊中提到的熟悉的名字。这里有北京大学季羡林、汤一介等著名学者的门生,有安徽桐城派的后裔,有大画家潘天寿的传人,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妹,还有我们所熟悉的青春小说《花季雨季》的作者郁秀的父亲,有留学归来的年轻博士,有诗人,有小说家。在这里,我发现有一种职业叫“大学老师”或者叫“学者”。看着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我顿时渴望站在他们的行列中。于是,当身边的同学还沉醉在大学新鲜感的时候,当他们还在为大学四年而迷茫的时候,当他们还在为失恋而伤感的时候,当他们还在为是去当公务员还去创业而纠结的时候,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方向。这个选择,在当时,太与众不同,甚至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当时深圳的就业环境很好,深大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基本不愁找工作。我的同班同学,知道我要读研究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觉得我简直是一个来自远古时代的化石。

  常常会有人惊讶于我所选择的研究方向。他们总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如此冷门和偏僻的专业呢?的确如此。印度这个国度对我们而言,既亲切而陌生。亲切的是影响中国文化长达近两千年的佛教是源自印度,陌生的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当我们“向西看”,力图“超英赶美”的时候,我们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个曾经也被称为“西天”的国家。我一开始也很惊讶自己的选择。后来想想,这个选择依然跟我的青春梦想有关。我在深圳大学所敬仰的几位老师,都是来自北京大学,都师出名门。我也梦想能到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感受百年老校的浓郁学术气氛,结识鸿儒硕士。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印度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资源丰富,完全能满足我的学术好奇心。

  经过数年的学习和积累,我如愿到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所创办的东语系攻读博士学位。初到北大,我的精神世界竟然有“豁然开朗”之感,走在燕园的复古建筑群里,感觉世界“无比澄明”无比亲切。我想起席慕蓉的一句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我想,我上辈子可能真的在这里呆过,也许我曾经是这里的一棵树。

  北大真的好大,我抬头仰望天空,星光璀璨。这是一个创造历史的地方。且不要说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茅盾、沈从文等历史名人曾经在这里走过,人们不经意在校园里遇上的貌不惊人的来者可能就是某个领域里的大腕。我所认识的不少老师都有在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生的经历,我所认识的同学也有不少曾经到过哈佛、剑桥、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学府留学或者准备到国外留学,在同一年里,我身边的三位同学拿到到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的OFFER。在这里,世界变得更大更高,已然超越了中国边界;在这里,学术是纯粹的精神探索,学术研究得到充分的尊重,学术想象力得到极大的拓展;在这里,高水平的讲座络绎不绝,常常可听到最智慧的声音。

  我深深地喜欢上这里。这种喜欢,是令人沉醉的愉悦,如初恋般美妙。我曾经在我的一篇小文《愉悦在北大》中写道:“这些年来,在晨露中,在暮色中,常常重温年初到燕园的愉悦。这种愉悦,沁入心中,蕴于心中,永不消逝:如深山中潺潺流水,清澈清凉,澄明纯粹,宁静致远却不失力量。也许厌倦了海边的氤氲,北国初秋的丝丝凉意很快冷却了南方的喧嚣,干涸的心灵在燕园里得到充分的滋润。徜徉在百年讲堂和图书馆的路上,天空竟然是那么的蓝,蓝得令人不禁想飞翔,想高歌一曲;狂奔去伟利楼的路上,却不自觉地驻足于湖中秋色的倒影,那秋天的水啊,竟如翡翠,如黄玉,如红宝石,如画家的色盘;燕南园和静园盛开的春天,竟如此灿烂,灿烂得令人流连忘返,只想年年月月是今朝。这种愉悦,既短暂又永恒,她伴随过数载的苦读,伴随着一生的执着。在这里,思想的光芒悄然释放;在这里,青春的梦想欣然绽放;在这里,远方的灯塔已然点亮。”

  深圳大学与北京大学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学,具有不同的气象。深大青春奔放,敢为天下先;北大厚重自由,兼容并蓄,气象恢宏。我的青春因为这两所大学的滋养而灿烂,我的青春梦想因为这两所大学的眷顾而得以实现。

  我简单地回顾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经历,与诸位分享求学之路上的些许心得,只想告诉大家,当我们匆忙赶路的时候,别忘了抬头仰望星空,大胆地,甚至狂妄地建立自己的青春梦想。因为梦是最真的现实;有梦,才有现实。有一句广告词写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青春梦想也如此,梦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我从澄海走到深圳,走到北京,走到印度,以后也许还会去到更远的地方,我的梦想在不断升级,我的世界也在不断变大。

  在座的同学,请你们屏住呼吸,掩卷沉思,用十秒钟想想,告诉我,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最向往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在高考升学压力面前,我们哪有什么梦想?也许你会担心,我的梦想太不现实了,说出来一定会被人嘲笑。然而,在我看来,梦想,不一定是遥不可及,不一定是浪漫激荡,不一定是多姿多彩,但一定是内心最真实的呼唤。

  那么,如何拥有或者说如何追寻自己的青春梦想呢?我想,至少要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对内心世界的执着。小学时代的那次广州之旅,使我对大城市和大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是对有形世界的好奇,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对人类的无形世界更为好奇,我常常惊讶于人类的精神创造,沉醉于人类的文明成就,很想去探个究竟,于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放弃了很多很多的选择和被选择,步入了学术的殿堂。

脚踏实地,让梦想成真

  如果只是仰望遥不可及的星空,只有梦想,没有行动,那梦,就是白日梦,就是南柯一梦。那么,如何使梦想慢慢成真呢,我认为还必须脚踏实地。季羡林先生写过一句话“志当存高远,心不外平常”。我们要仰望星空,存高远之志向,但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尽平常之功夫。在我的青春成长经历中,有两次近似“破釜沉舟”的学习经历可以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是在高中时期,也就是诸位现在这个年龄。我在澄海中学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并不出众,跟在座的各位相比,我简直是个差生。高一的时候,我整天沉醉于写诗,读小说,读散文,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到了高二上学期的时候,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代数只考了28分,几何只考了17分,英语和语文的成绩也不尽理想。那年的成绩报告单我不敢交给父母,但我心里很难受。我将这两个分数用白色的涂改液写在书桌上,时刻提醒我必须加把劲了。至今这两个数字还在我家里的书桌上。从高二那个春节开始,带着“悬梁刺股”般的残酷,我进入了完全封闭,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学习状态,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再努力,我的“到大城市上大学”的梦想,将成为泡影。你们很难想象,在持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每天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超过3个小时,而且,每天都如此,风雨无阻,直到高考结束。中国有句老话,叫工夫不负有心人,到了高三第二次考前模拟考试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几近满分。这段“暗无天日”的茫茫长路的题海日子,让我知道,凡事只要用真心用狠心,一切皆有可能,青春的潜能是无限的。

  从我早先的叙述中,大家可能会觉得我的求学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其实不然。在求学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困惑、苦闷和痛苦。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报考了北京大学东语系攻读研究生。当时,我斗志昂扬,胜券在握。我在硕士期间,翻译了一本书,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参与了两本书的写作,其中有一本书叫《梵典与华章》,前国家总理温家宝先生访问印度时,曾调阅了此书,而在国际记者招待会中,他曾两度用“梵典与华章”来形容中印关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一次报考北大博士的时候,我考了第二名,但是没有被录取,考第三名的人被录取了。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我顿时从天堂跌入地狱,青春梦想竟然如水中花飘零而去。尽管毕业的时候,我获得很多荣誉,但这些荣誉并没有让我感到欣慰,反而加深了自我哀怜。

  

  我第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苦苦彷徨,苦苦挣扎,是继续自己的梦想,还是回到现实?当时有一些很不错的单位向我抛出橄榄枝,比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然而,痛定思痛之后,我还是决定留在深圳大学做研究,因为那是我心所向往的地方,那是我青春梦想的起点。选择是痛苦的,痛苦在于诱惑太多。深圳这个地方,物质繁荣,机会繁多,从事极为冷僻的研究,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经过持续两三年的闭门造车,我的学术功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我抱着一尺多高的研究成果,再次叩响了博士生导师的门。我的博导阅读完材料后,很欣喜地说,他手头有个研究课题,是关于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流派的研究,寻觅了十多年都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承担研究,而我前几年的研究正好为此课题打下扎实的基础。他期望我能将这个课题做成世界一流水平。我当时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但后来想想,这种学术缘分,貌似偶然,实际必然。我从攻读硕士以来的学术热情都在印度艺术,数年来的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并没有白费,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离青春梦想越来越近。年,我被推荐代表所有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接受著名学者,北大老校长吴树青先生的颁奖。那一刻,我感觉沉寂已久的光荣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那一刻,我感觉青春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汲取正能量,让梦想青春

我以现身说法与诸位谈谈青春梦想和实现青春梦想的个人体会,实在有点不自量力。我的成长经历平淡无奇,我的每一次进步都得益于身边优秀人物的指引和鼓励,从他们身上,我汲取到前进的力量。在我看来,梦想不仅仅属于青春年少的你和我,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有梦想,从这个角度说,梦想是青春的。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我的父亲蔡立群就是一个青春梦想的践行者。他自幼钻研中国画,青年时期学习油画后,有一天,突然突发奇想,梦想创造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语言,让中国画走向世界。他花了几十年的光阴,创造了一种新的画种,叫做“中国点彩蔬果画”,极好地融中国的笔墨韵味和西方油画的色彩质感于一体,在国内外很受欢迎。这在几十年里,他的确放弃了不少仕途机会和商业机会,只想做个纯粹的画家,为中国绘画史贡献创造力。如今,他已进入花甲之年,他的梦想丝毫没有老化,仍是青春的,甚至是青葱的,他每天勤奋地工作,不断完善和探索“中国点彩蔬果画”的创作体系和理论体系。

  

  六年前,我认识了一对中法联姻的夫妇,他们的故事至今让我难忘。照片中最右边的老先生叫鲍思岱,今年91岁。他是一个十足的法国贵族。青少年时代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7岁时,就已经成为高级军官,指挥十几架飞机作战。退役后,他继承家族企业,成为一个家财万贯的制药商。照片中间的女士叫朱新天,她是我国生理学和心理学奠基人朱锡侯博士的女儿。鲍思岱先生在66岁的时候,与当学留学法国的朱新天博士结成连理。他们有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守护人类文化遗产,向西方展现一个真实的东方”。

  年,他们几乎倾尽所有家产建立了一个博物馆,叫做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MuséeASIATICA),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迄今为止,他们已举办了近场展览,接待过四任法国总统。这座博物馆也成为全欧洲最著名的三座收藏亚洲古代艺术品的博物馆之一,足以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吉美博物馆齐名。

  他们俩最令我震撼的事情是从年代初期开始,历时十多年,发现并参与挖掘和研究印度王后阶梯井。印度王后阶梯井是印度11世纪北方邦的一位王后捐建的一座井,深30米,直径10米。这不是一座普通的井,它除了具有蓄水的功能外,还具有宗教和艺术的功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座雕塑的宫殿。井内有23层雕塑带,雕刻有数百尊印度教神像。这座古井建好不久,就没掩埋在地下,长达十个世纪。

  年代初的时候,鲍思岱已经是接近古来稀的年龄,而朱新天博士也进入不惑之年,然而,年龄因素并没有令他们的青春梦想褪色。他们放弃极为优裕的生活,风餐露宿,为保护人类文明遗产而工作。朱新天教授曾跟我说,他们在王后井调查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走上一天能否吃得上饭,夜晚能否找到地方休息。这是他们的工作照片。接近70岁的鲍思岱先生正站在几十米高的井壁上拍摄。朱新天博士在只有六十多厘米宽的井圈上支起三角架拍摄,脚下是深达数十米的井底。她跟我说,当时拍摄照片,真有点“飞檐走壁”的感觉。我相信,那时候,他们的工作状态一定是充满激情的。他们的梦想经历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在他们的努力下,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印度王后阶梯井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王后阶梯井也因此重见光日。

70岁的鲍思岱先生站在几十米高的井壁上拍摄

朱新天博士在只有六十多厘米宽的井圈拍摄,脚下是深达数十米的井底

  发生在我身边的关于青春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故事很多很多,我想,只要你留意,你身边类似的励志故事也不少。我常常在想,人生的道理总是简单和简朴的,但为什么有人能成功,有人却半途而废,改弦易张呢。抛却机遇的因素,我想,可能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坚持梦想的勇气和执着。在座的年轻朋友,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青春起航的方向,请不要吝啬自己的青春活力,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害怕,大胆仰望星空,同时不忘脚踏实地,用你最真诚的付出实现最绚烂的梦想吧。

  最后,请允许我祝愿母校桃李芬芳、繁荣昌盛。祝愿诸位学有所成、梦想成真。

  谢谢大家!               

        蔡枫

        年12月

巍巍澄中,薪火相传。

莘莘学子,弦歌不辍。

校友会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白癜风康复标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sh/9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