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档案第16个作品 字数 预计阅读5分钟 关键词 城建档案异地备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当别人都在回忆年做了哪些工作的时候,不在调儿上的金石却在回忆年的这个时候她在干神马,因为她总觉得那个时候的她干了一件大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后,金石不得不拿出了她的杀手锏——翻相册。Bingo,找到了,原来是她和同事们去了一趟省城(原谅我用了一个这么土的词儿),完成了一件他们馆“前无古人”的重大任务——城建档案异地备份。 既然聊到了“城建档案异地备份”,那我们就不妨好好聊聊吧~ 1 什么是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城建档案异地备份是指把原始城建档案信息通过数字化手段复录到光盘、硬盘或其它有效载体上,并将这些存有备份档案数据的有效载体保存在与原始档案所在地不同地点的档案管理模式,是防止突发性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对城建档案造成严重破坏的必要手段。 2 为什么要进行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地震、台风、海啸、火灾、水灾、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战争、动乱、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都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创伤,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亟需详细记录了城市建筑物、交通、给排水、供电、通信等相关内容的城建档案的支持。然而,城建档案也会在各种灾害中遭到破坏。另外,人员管理疏忽失误、网络攻击犯罪、设备缺陷、技术漏洞等都会给城建档案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隐患,城建档案异地备份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3 城建档案异地备份是在怎样的契机下被提出的?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金石发现,最早提出“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是厦门市城建档案馆的曾少雄,他曾于年就在《中国档案》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从“9.21台湾大地震”看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文章,其前瞻性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通知》(建办档[]39号)指出,“筹划建设全国城建档案信息(目录)中心和地区中心、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灾害备份中心,开展省际、馆际间异地数据备份”。 虽然专家学者和相关文件都提到了“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必要性和相关要求,但异地备份工作并没有引起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城建档案异地备份”被正式提上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6月24日发布了《关于积极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的通知》(建办档[]39号),指出,“各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督促城建档案馆(室)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有序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并加强与其他省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通过东西结合、南北合作以及省市之间的协作,积极开展本地重要城建档案的电子化、数字化载体在异地备份的相关工作”。 于同年10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城建档案工作会议也达成如下共识:必须建立完善的、切实可靠的城建档案防灾、容灾、异地保存体系,做到面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不仅城建档案的受损能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且能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目前,多个省市和区市已经结成对子并开展了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根据住建部要求,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分省际备份和省内备份。经金石统计,已有10对省市开展了省际备份工作,分别为:北京——重庆,山东——广东,安徽——广西,江苏——新疆,江西——河北,吉林——湖北,山西——四川,陕西——福建,天津——青海,河南——黑龙江。当然,在这些省市中,也并非所有的城市都开展了城建档案备份工作,如,在山东——广东这一结对中,只有济南与广州、枣庄与东莞、日照与茂名完成了省际异地备份。针对省内备份,据了解,结果也不尽人如意。 4 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应如何开展?备份范围。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应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分批次进行备份,即首先异地备份重要的城建档案,如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办公楼工程档案,大型商场工程档案,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轨道交通工程档案,军事工程档案,人防工程档案等其它重点工程档案。 备份选址。城建档案异地备份主要是为了保障档案的安全,所以在选址上要充分考虑备份地点的地理位置对档案保管的影响,即,原始档案所在地与备份地点应不属于同一流域、同一地震带。因住建部已将全国各省市进行了结对分配,且各省市住建厅也已根据实际划定好相互备份城市,故各区市城建档案馆在开展异地备份工作时并不需要考虑此问题。 备份形式。城建档案的备份形式主要有两种:纸质副本和数字化副本。城建档案涉及大量图纸和工程数据,如采用纸质副本的方式进行异地备份,则会因档案体积较大导致异地备份成本较高,异地传输和检索也较为不便。而如果将城建档案转换成数字化形式,然后再进行异地备份则能有效地兼顾体积、传输和检索的多重需求。目前,城建档案异地备份以备份数字化副本为主。 备份方法。(1)馆际相互备份,即互为备份城市的两个城建档案馆之间达成协议,互相备份对方的城建档案。这种方式投入较少,且管理模式成熟、管理人员专业、保管设施与设备齐全,是较为经济、安全的备份方式,也是住建部提倡的备份方式。(2)建立灾备基地,即在备份地点自建档案保管场所,配备相应的档案保管设施和档案管理人员,与本地档案馆协调办公。这种方式投入较大,但保管的档案数量大、形式多样,且安全性高。但从工作实际出发,这种备份方式目前并不容易实现。 备份传输。城建档案异地备份传输分为在线传输和离线传输。在线传输是指互为备份城市的两个城建档案馆同时工作,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数据从一馆实时传输到另一馆的传输方式。离线传输是指将档案数字化数据通过计算机或光盘刻录机备份到硬盘或光盘上,然后由工作人员运送到异地保存的传输方式。通过金石调查了解,目前已开展的城建档案异地备份以离线传输为主,这种方式虽然需要城建档案馆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却能增进两馆之间的交流,促进城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5 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实例前面讲到过,金石所在的城建档案馆已于年12月完成了首批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那么,他们馆是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的呢? 年,省住建厅正式提出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并要求年年底前完成省内备份工作。根据规定,金石所在的城建档案馆与“省城”城建档案馆互为省内异地备份单位。 首先,划定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范围。金石所在的城建档案馆将首批异地备份档案选定为竣工档案(部分),因为这部分档案不管是整理质量还是扫描质量都较好,因年代较早,今后添补材料的情况也较少。 其次,城建档案数据备份。划定异地备份范围后,工作人员对这部分档案以数字化副本的形式进行了数据备份,存储载体为硬盘和光盘,各备份一套,并分别制作了清单。 再次,制定《城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协议》。因为是首次异地备份,故两馆工作人员对《城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协议》(草稿)进行了多次商讨,并最终形成定稿。 最后,前往对方馆完成异地备份工作。赶在年年底前,金石跟随馆领导和同事来到了“省城”城建档案馆,与对方签订了《城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协议》,并将数据——硬盘、光盘封存在了专门的档案柜中。期间,双方领导对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形式、档案数据移交保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洽谈,就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利用、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接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其实,不止是城建档案,所有的档案都应该进行异地备份。年,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杨冬权就曾指出,各级国家档案馆要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馆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实行异质备份,从而确保国家档案安全。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档案工作者,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类档案管理工作,都考虑一下档案异地备份问题吧~ 我们的档案 一群档案工作者的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