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心灵的高山做新闻的英雄——郭国权近年新闻摄影纪实

郭国权近照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深沉、平和、低调,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坚强、执着、勤奋,是他对于新闻的坚守。他用一颗“猎奇”的心和手中的“长枪短炮”,为着自己热爱的“镜像”世界奔波,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为那些失去方向的灵魂,为那些灾后重建的希望。郭国权“接吻”着时代的进步,“记录”着现场惊险的一幕幕……

先后五次奔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年的5月12日中午,郭国权像往常一样在电脑前编发新闻稿。忽然,他感到大地在颤动,接着QQ群里跳出汶川地震的消息。片刻后,网上登载了新华社四川分社办公桌倒翻的图片。他意识到这是一大级别的地震,决定到第一现场去采访,这已是郭国权多年的习惯了。于是他立即准备采访装备,自己到银行取了元现金,原本想坐飞机前往。但得知成都双流机场已关闭。于是他决定坐火车先到重庆,再租车去汶川。

成都火车站

由于当时坐车已很不方便,郭国权只好租车直奔成都,紧接着前往绵竹市。在绵竹县城,他遇到了一个刚从上海回遵道镇的村民,于是他便用租车把那农民直送到家里。在已成废墟的房子前,那农民的儿子见到父亲回来了,高兴地飞跑过来抱着爸爸。郭国权迅速地按下快门,抓拍到了这一“生死离别”的感人一幕,被网友评为地震灾区“十佳”感人照片。

年5月14日,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一个灾后获救的小孩高兴地拥抱从上海赶回的父亲。郭国权摄

在遵道镇的重灾区汉旺镇,当时抢险部队还没到村里来,村民特别是小孩显得非常可怜,郭国权就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和饼干等分送给小孩。一些妇女见车上有食物,便蜂拥而上将他车上的食物一扫而光。他深感灾民苦,也毫无怨言。

工作人员在清理四川省绵竹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遇难人员遗体。郭国权摄在东风汽轮机厂里,20多层框架结构的的高楼垮塌了,2名工作人员在认真清点遇难者遗体,他连续抢拍的几张照片,被评为了年度最佳地震现场照片。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央军委领导慰问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并目睹救援部队成功从废墟里救出3人的全过程,当被埋群众成功获救的时,救援、医务人员和部队首长一齐鼓掌,大家脸上带着成功的微笑,郭国权秒拍的这一灿烂瞬间,被《人民日报》以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刊发,新华社发了通稿,国内外50多家媒体同时采用。

年5月14日,四川省绵竹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职工郑跃贵被部队官兵成功救出。郭国权摄(人民日报)

郭国权在冒着危险,爬到树上拍摄不同的视角。刘嘉摄年元旦前夕,牵挂着灾区的郭国权,再次来了到四川。他白天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晚上睡在救灾板房里,深入体验着灾民的生活;并用相机记录下了灾民劫后余生的真实境况,从细节上真实反映抗震救灾。回顾在灾区的生活,郭国权说:“我镜头下的灾区,都是血色生命挣扎的场景,都是泪水、汗水与哀鸣集结的瞬间。”让他的新闻摄影作品创下了5组14幅照被新华社连续采用,并2次被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纪录,且国内外有上家媒体采用了他的大量稿件。

年元旦,汶川地震灾区的理县人们在地震灾后喜迎新年郭国权摄汶川公墓年4月26日,郭国权再次飞来地震重灾区北川。看到灾民已然从受灾阴影里走出来的他,非常高兴地参加了20对新人的集体婚礼,其中一幅新婚夫妻牵手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图片网年度三等奖。期间美拍了大量反映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生动图片,被媒体广为采用。

年4月26日,北川县震后“重组家庭”在吉娜羌寨的集体婚礼。

年4月26日,北川县震后“重组家庭”文孝全、张兰夫妇在吉娜羌寨的集体婚礼上亲吻。新华社发(郭国权摄)时隔3年后的年5月,刚刚学会开车的郭国权第一次驾驶着自己的新车驱车万里再次来到汶川。这一次他所见所闻让他感到特别震撼,被地震毁灭的映秀镇,如今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到处矗立着现代化的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羌寨,非常漂亮。而当年的危桥、废墟、河流、水库,如今不仅成了秀丽的景点,而且连河底都非常漂亮,清澈的水底下是一级级台阶。一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不是共产党,我做梦也不想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次采访,让他深深感觉到共产党伟大的真实性。

5.12汶川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已建成5A级景区,吸引游客参观。

5.12汶川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已建成5A级景区,吸引游客参观。

年雅安地震发生后,郭国权第一时间赶去采访完雅安地震灾区,同时在娄底和邵阳募捐到多万元钱物送到重灾区芦山县龙门镇和太平镇。然后第五次赶到汶川地震灾区采访了灾后重建和旅游发展。

年,郭国权在雅安芦山地震灾区采访。刘尚文摄年,郭国权在雅安芦山地震灾区采访。刘尚文摄

感动了世界的“三俩”报道——祖孙俩。年7月13日,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的消息发布后,郭国权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看奥运、美拍奥运。奥运会前夕,郭国权先期来到北京,先做外围采访。他在北京牛街采访奥运火炬传递的时候,无意中遇到一个从湖南永州市宁远县来的刘湘辉和他的奶奶,刘湘辉为满足奶奶看奥运会的心愿,用一台三轮车把奶奶从宁远拉到北京,一路上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郭国权为奶奶看奥运会的热情所感动,也为刘湘辉的孝心使然。他迅速将他们祖孙的事迹进行了传播,受到了多家媒体的青睐。新闻发布出后,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纷纷转载,有的打他电话请他陪同采访,更多的是国外媒体,如波兰国家电视台、韩国电视台、英国BBC等40多家媒体打电话给他,要他提供采访对象的信息,或他陪同采访。一些国外媒体找到采访对象后,由于听不懂宁远方言,还打电话要他陪同当翻译,郭国权都应允了,并主动给他们做新闻义工。因他觉得这既宣传了奥运,又宣传了北京,是为奥运增光添彩的好事。还有几家外国电视台采访后主动付给他辛苦费,但都被他婉拒了。后来,刘湘辉和他奶奶在相关媒体的帮助下圆了奥运梦,其后来还被永州市评为“十大孝子”。郭国权抢拍的新闻照片多数被新华社作通稿播发,更有被中国新闻社评为奥运最受喜爱的新闻图片。

宁远县刘湘辉骑三轮车带百岁奶奶肖新翠到北京为奥运火炬传递加油郭国权摄——母女俩。年,涟源市伏口镇一个叫龙洪元的妇女因扑山火被深度烧伤,医院看望、采访,正遇到龙洪元的母亲吴银球割皮救女。龙洪元在病床上一次次痛苦地呻吟,让郭国权心如刀绞,每一次呻吟都让他感到痛苦。心痛不如行动,他飞快地写出了《慈母割皮救女》的报道。消息见报后,引起了时任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的高度重视,并因蔡力峰等领导的批示而引发了媒体新一轮的报道热潮,并带来了一批批捐款——社会各界为其共捐款超50万元,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路过的群众向救火英雄龙洪元捐款。郭国权摄

——姐妹俩。年,郭国权从媒体朋友刘凯那里获悉新化一对姐妹双脚畸形,每天用双手爬着上学。受到震撼的他,深感有做大这个新闻的必要,以给姐妹俩争取救助。刚刚结束市“两会”报道的郭国权驱车来到新化,对姐妹俩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程采访,从姐妹俩吃早餐、爬着上学,到上课与课间休息,乃至下课回家,晚自习和洗漱,拍出了一组感人至深的图片——爬行上学姐妹的“奔跑梦”。稿件马上被搜狐、新浪、腾迅等各门户网站首页,以醒目标题和显著位置发表;安徽卫视等几家电视台还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短短几天,姐妹俩就收到了12万元捐款。不仅如此,郭国权还陪那医院做手术,并多次看望。现在,姐妹俩已不用爬着上学,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读书了。而且她们用余款开了一个精品礼品店,可以维持生计。郭国权拍的这组图片,也入选了《国际儿童日?儿童故事》。

年6月14日,身残志坚的双胞胎姐妹杨佳杨靓边扶墙边爬艰难上学。郭国权摄

年10月23日,杨佳穿着专用鞋进行术后康复训练。郭国权摄

助力打造全国越野车赛之都郭国权喜欢拍摄报道场面宏大、气势激昂的赛事活动。自然汽车越野比赛也就成了他主题摄影的首选,仅年就采访过4场全国性汽车越野比赛,并从中悟出品牌赛事蕴含的巨大商机,因这属于典型的“供给侧”需求。

郭国权摄

他这样想也这样做,通过北京腾翔盛世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和武和新闻朋友圈的联动,年5月16日,邀请安排了娄底市政协副主席邵瑛、娄底市文体广新局局长魏志军一行赴重庆涪陵考察。经一系列“汽车越野比赛组委会”的对接、沟通,业已达成品牌落地意向,并引起娄底市政府高度重视,拟投资近4亿元建成占地亩的“娄底市汽车越野运动主题公园”,包含有卡丁车比赛区、汽车博物馆、汽车越野车比赛区、汽车酒吧、汽车电影院、汽车露营区、汽车文化广场等等,且向市发改委申请立项。有望将娄底打造成为全国的越野比赛之都,为娄底市文化体育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带动酒店、餐饮、旅游、娱乐、汽车维修及配套服务等20余个相关产业,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近千人。

《护理》的新闻摄影作品入选《人民日报》雅安地震“十大让人流泪场景”后受到广大热议和好评。郭国权摄功夫不负有心人。年4月,新华社年十佳签约摄影师名单公布,郭国权名列榜上,发表作品近00幅,先后30次获国内外新闻大奖,其《悲伤的母亲》获首届亚洲新闻摄影奖。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神州速览》专栏,重点推出四川雅安地震“灾难唤起的民族大爱”视觉整版专题报道,评选出“震区十大让人流泪场景”的作品,郭国权《护理》入选其中。

年,郭国权深入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采访时以干粮充饥。倪玉星摄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图为预警机、八一飞行表演队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郭国权摄

年海军60周年青岛阅兵仪式现场的国家领导人

每次重大事件,都留下了他古铜色的身影。年南方冰灾,北京奥运会,年海军60周年青岛阅兵仪式和60周年国庆北京阅兵仪式,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年上海世博会,年湖南新化特大洪灾,年湖南特大干旱,年邵阳沉船事件,年湖南娄底建成世界一流汽车板生产基地等等。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湖南日报、凤凰周刊、美联社、路透社等国内外媒体采用

郭国权采访林武(时任娄底市委书记、现任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合影作为新闻人,他一直行走在路上。他用一路的艰辛,一路的汗水,一路的担当,抢拍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张张沧海桑田的底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一次次荡气回肠的奉献。赋予受众的是震撼,给予社会的是责任,献予国家的是忠诚。他用手中的镜头、心底的良知、道德的底线、肩上的职责、信念的仰望,以成就别人为使命,以熔铸事业为梦想。忘我工作,夙夜在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堪称一代青年摄影人的楷模。(娄底日报记者杨建长)

年4月1日,被评为“湖南好青年”的郭国权在团省委领奖。李健摄

你会支持郭国权的新闻采访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xw/109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