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无意中看到一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豆瓣评分8.4,年出版,年再版。这本书作者是薛瑞萍。说起薛瑞萍,可能不少爸爸妈妈知道,是“亲近母语”创始人之一,也是《日有所诵》系列读本的主要编者。同时她也是安徽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 书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薛老师在一年级的教学,尤其是母语的诵读、阅读等教学中的心路历程。 正在经历着一二年级或者明年即将入学的孩子家长,还是值得看看。在这个家长都以为自己修炼成“教育专家”,都觉得“鸡娃”天经地义的环境下,这本书难得的让人“如沐春风”。而如果你是小学老师,也应该看看,除了围绕应试升学,你们是不是更应该成为真正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因为我还没有看完,先借用别人的一个书评,摘录部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以下书评首发于豆瓣读书,作者:露凝。 一、静,让音乐在心间流淌如果没有带过一年级,你不会知道一年级孩子的闹腾。吼叫阻止不了吵闹,对道理充耳不闻,七岁,理解不了啊!只为制止吵闹,就足令你声嘶力竭,心力交瘁,不累?怎么可能!怎么办?用音乐培养静气。薛老师给学生放《渔舟唱晚》《花好月圆》《空山鸟语》《平沙落雁》《高山流水》等乐曲,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读书、休息。当孩子的说话声大起来时,提醒他们“老师听不到音乐了”。曲子重复地放,通过重复,把“静”刻在心里。静了才能倾听,才能阅读。 老师也要是静的。轻声说话,低声讲课,让静慢慢传染。家长也要是静的。“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不能只期待学校老师的“和风细雨”,培养孩子的静气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二、分数?良知?每天的挣扎在今天,没有哪一所学校、哪一位家长不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