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8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文理科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暨年学术年会”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研究生教育”,主要议题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和实践;新常态下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举措等。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王立生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文理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淑林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文理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旗煌院士,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蒋一教授,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金龙教授,文理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班士良教授等出席大会。会议开幕式由龚旗煌院士主持,学术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分别由张淑林教授、班士良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蒋一副书记代表中国科大诚挚欢迎各位代表参会。他认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并做好学科评估工作,研究生教育责无旁贷且义不容辞。在简要介绍我校研究生教育近年采取的新举措与新模式之后,他将本届会议定位为“在重要时期针对重要议题开展的重要会议”,并希望各位代表交流碰撞出真知良策。

张淑林副会长代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她向各位代表通报了学会近年开展的“研究课题立项”“优博论文评选”“教育成果奖评选”等部分品牌学术活动概况和文理科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情况,认为“双一流”和学科评估都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在此时期,研究生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至关重要,希望各位代表在会上深入研讨,不吝赐教。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金龙教授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安徽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近况、“双一流”建设进展及第四轮学科评估以来开展的相关工作。他说,会议主题紧扣时需,切中要点,成效可期;会议在安徽召开,也将为本省“双一流”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和内涵发展提供良好学习机会。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王立生主任作了题为《学科评估的改革与创新》的专题报告。他从学位中心的转型发展、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及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位中心及学科评估采取的革新发展举措,并就第四轮学科评估及相关问题作了重点阐述。

在学术报告阶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袁本涛教授作了题为《博士生培养质量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报告,认为博士生对围绕科研的培养过程的总体满意度尚可,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研究所原所长谢仁业教授在题为《探索科教结合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道路》的报告中,认为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乎民族兴亡与大国崛起、人才强国建设和国家科教结合优势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永红教授以“中国的大学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为题,用定量研究方法测度了国内外顶尖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质量的差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周文辉社长从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指导教师、管理服务等方面,汇报了“中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结果。

在工作报告阶段,郑州大学副校长王宗敏教授从构建三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做实基层组织、提升ESI学科等四个方面,汇报了“郑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举措与设想。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吴俊教授以“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为题,详细介绍了南大“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模式及各项做法。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吴宏翔教授作了题为《多层次全过程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工作报告,梳理介绍了复旦“十二五”期间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相关实践。北京大学学位办黄俊平主任在题为《北京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中,汇报了北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项目创新、机制建设等相关工作并提出相关设想和建议。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教授作了题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做法与有效经验。

闭幕式上,张淑林副会长作总结发言。她代表文理科工作委员会向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会和各会员单位多年来对委员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认为大会组织的学术及工作报告针对性强、可学性高,各位代表应结合其他单位经验和本单位实际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她提出将加强文理科工作委员会网站及信息化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关心、







































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fz/41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