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安徽连续分六批从省、市、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2万多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涌现出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选派工作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十佳地方特色工作”。

围绕中心服务“三农”

位于定远县范岗乡东南5公里的宋府村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居民始终难以摆脱贫困帽子。年,从警20年的人民警察姜维锦作为滁州市清流监狱选派干部到宋府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和村“两委”班子理清思路,寻找发展优势,带领广大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道路。3年期满后,54个村民代表联名的红手印“申请书”让姜维锦又留了下来再干3年。

15年来,2万多名“姜维锦”耕耘在淮河两岸,奉献在大江南北,按照省委提出“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为不断提升选派干部的履职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我省对选派第一书记分别进行岗前培训和年度培训。邀请高校教授、省直部门负责人和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采取专题辅导、案例教学、涉农政策解读、互动交流等方式,围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涉农政策解读、农村扶贫开发、群众工作方法等内容加强教育培训。同时,对选派干部工作进行量化考核,15年来共评选表彰省级优秀选派干部标兵人。

  

“难点村”变示范村

涡阳县小辛村原是皖北一个典型的“难点村”。年前,村里连一条像样的砂石路也没有,全村欠外债15.3万元,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偏低,干群矛盾突出。选派干部、安徽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副调研员杨传杰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党员群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他不仅拿出自家的积蓄,还从亲戚家借来部分资金,凑了30多万元带到村里,先行垫资建设村部。

两年中,通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村里修通了8.5公里水泥路、架涵桥50座,打机井40眼,新挖引水渠4.2公里,困扰多年的“行路难”、“用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后,杨传杰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上,为小辛村引进了1家投资多万元的服装厂和1家投资1.8亿元的源和堂药业股份公司,解决了当地农民就近就业难题,实现了当地群众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发展。

杨传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15年来,一大批贫困村、后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曾经的“难点村”渐渐变成了“示范村”。目前选派村已新建村组道路8.6万公里,挖当家塘3.71万口,打机井6.38万眼,开挖疏浚沟渠5.23万公里,新建生产桥涵7.76万座,改扩校舍.1万平方米,有力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沈浩式干部不断涌现

10年先后进驻3个村,自年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任第一书记后,杨传杰一直留在农村,和杨传杰一样,15年来2万多名选派干部奔波在广袤田野上,挥洒汗水,点亮青春。涌现出了以沈浩、金岚岚等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选派干部先进典型。

据统计,全省前五批选派干部中,共有1.1万多人被提拔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其中提拔为正处级和副处级干部的多人,每批选派干部任职期满后,都有很多选派村的党员群众联名要求挽留选派干部继续在村任职。

集中调研督查选派工作落到实处

为把选派工作落到实处,安徽省每年都组织进行一次集中调研督查,采用电话查岗、随机调研等方式加强对选派干部在岗情况的督查,及时向市县选派办和选派单位反馈查岗情况。各市、县每年根据省里制定的工作要点,细化选派工作任务,每半年对选派工作进行一次集中调研督查,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开好选派干部季度例会,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选派工作深入开展。

同时,选派第一书记还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教跳广场舞、组建腰鼓队、开展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评选“好儿媳”、“好婆婆”、“好青年”等,充分发挥他们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乡村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来源:中国农村网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儿童白癜风症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nhuishengzx.com/ahfz/51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