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纪检监察网站报道,今年以来,天长市把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腐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1-11月份,全市共受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信访举报件38件,对6名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或责令检讨,对23名党员干部进行党纪处分,3名村干部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 紧盯“一把手”,激发传导效应。每年年初,市委与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递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责任逐级落实,压力层层传递。抓住关键少数,牢固树立镇、村党组织“一把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的责任意识。结合基层换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镇、村两委班子,把廉洁自律作为一项重要标尺予以考察。同时加强教育培训,经常性开展提醒谈话,强化农村干部勤政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线。 实行“双轮”驱动,深挖问题线索。建立市、镇纪委纵向联动机制,督促乡镇纪委自觉扛起执纪监督问责的责任担当,通过学习培训、跟班学习、以案代培等方式方法,提高乡镇纪委办案能力。同时,充分发挥镇纪委、村监委以及乡镇党代表的监督作用,深入农户家中收集意见建议,及时摸排问题线索。健全市纪委与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横向联动机制,密切协作,集中力量对扶贫领域的涉农资金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查处贪污、冒领、套取、骗取扶贫资金和涉农补助款,索取或收取“好处费”,克扣、截留涉农资金,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 用好“四种形态”,提升执纪水平。该市多次开展走进庭审现场和走进看守所活动,5千多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对为官不为、违规吃请、公款吃喝、节日期间“四风”等问题开展明察暗访余次,查结信访举报25件,党政纪处分8人、诫勉谈话6人。组织各镇(街道)定期对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管理开展自查自纠,对违纪情节轻微的给予问责,发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问题的,坚决立案审查,及时将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今年9月份,严肃查处了张铺镇虎山村党总支原书记吉启刚、村委会原主任刘善和、文书李训龙等6人共同私分土地流转租金等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补助款40余万元的问题,吉启刚、刘善和、李训龙3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滁州市纪委)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据说这是IBM月薪2万面试时的题目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掉,又花了10十块钱买回来,11块钱卖掉,谁能算出他赚了多少钱? 据说99%的人都会算错! 如果你的答案是2元那么直接面试失败!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苏孜阿甫片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