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年-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年至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 快速导航1人物简介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年编的《山水》集。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冯至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冯至的治学方法是“洋为中用”,学风特点是严谨求真,人品是诚实、正直,谦虚、平等待人和爱国[]。 人物经历冯至1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年暑假考入北京大学,19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这一时期的诗作感情真挚,表达委婉细腻,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重要遗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年暑假从北大德文系毕业,到哈尔滨第一中学教国文,兼北大德文系助教。曾与冯文炳(废名)合编文学刊物《骆驼草》。年底至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年9月回国,年7月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 至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6年7月至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年后兼系主任。50年代著有《杜甫传》,当时颇得好评。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年辞去所长职务,改任名誉所长。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作协副主席。5年民主德国授与他格林兄弟奖,7年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与他艺术奖,8年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语言文学研究院授与他宫多尔夫奖。 他的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未完成的自我在人们的记忆中,冯至一直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这歌者的荣光,伴随着他几乎横跨0世纪的生命历程。而鲜有人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